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演出场馆的经营与限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6日08:53 南方日报

  文化产业透析

  贾云平

  广州演出场馆的经营模式

  演出需要场馆。演出场馆的生存状态影响着演出业。

  广州有营业性演出场馆16个,最早的是建于1951年的平安大戏院,最新的是民营企业于2001年创办的番禺丽江歌剧院。16个场馆中共有各种观众席位150114个。从分布比重看,体育场馆观众席位数最多,占总席位的91.9%,剧院类席位占4.3%,音乐厅席位数占1.3%,戏院类占2.4%。

  演出场馆因条件不同,其经营各有特色,但总体上看,其经营无非是自主演出和出租场地两种模式。大部分剧院都在积极策划演出,或者独立组织演出,或者与院团合作推行演出,如星海音乐厅、友谊剧院、中山纪念堂。由于没有场租压力,又往往是与演出团体共享票房收入,因此场馆自主的演出是较少风险的。

  出租演出场地和其它物业也是演出场馆经营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演出市场的竞争和公开化,各场馆的场租也已基本透明,并随淡旺季不同而有所浮动。适宜歌舞、综艺演出的几大场馆(体育场、馆除外),场租最高6万,最少0.8万,具体视演出季节、演出团体及可能的票房收益而定。至于市属的五大戏院,因场馆相对陈旧,设施老化,观众席位偏少,场地便宜很多,从3000元/场至5000元/场不等。场租收益,大的体育场馆一年可达500万左右,小的只有10万~20余万。

  场馆演出统计与市场结构分层

  根据网上排期资料,在2002年8月~2003年7月间,13个主要演出场馆共有各类营业性、公开售票的演出310场。上述演出中,传统粤剧、曲艺及其它戏剧(如潮剧)84场,各类音乐会(如交响乐、民乐、打击乐、室内乐)98场,歌剧、舞剧(包括芭蕾)43场,综艺歌舞57场,其中大型综艺歌舞34场,港台和境外的歌舞34场。

  由于各演出场馆席位数、舞台灯光设计及其它相关的技术指数不同,因此各种演出剧种要求不同而在场馆选择方面呈现比较明显的集中倾向。粤剧、曲艺演出主要集中于四大老戏院(光明、南方、江南、平安);音乐则基本集中于星海音乐厅,全市98场演出中占85场;歌剧、舞剧和话剧则以友谊剧院为最,全市55场演出中占40场;涉外的大型综艺歌舞演出则以天河体育场和体育馆为主,占到了此类演出的90%。观察发现,由于体育场馆类的观众席位一般都在8000位以上,而正规演出场馆席位基本上在1500位上下,因此对于高投入、高风险的大型商业演出,正规的剧场、音乐厅因席位限制,很难引起知名演出商的兴趣,他们情愿花费巨量的舞台灯光、音响等安装配置费用,而选择在体育场馆举行演出。

  演出分布显示演出市场结构上有三个层面。最高层次演出,是国家级院团演出和有实力中介商组织策划的港台歌舞综艺演出及境外院团演出,演出通常以体育馆、体育场、中山纪念堂为主;中间层演出,通常以省、市院团和外省市院团演出为主,演出门类最多,通常省、市文化部门审批,院团自行组织售票或接受邀请演出,以国有院团为主,演出常以友谊、黄花岗、星海音乐厅为据点,也包括珠三角周边城市、乡镇的影剧院和文化馆;此外还有一类演出,演出场地通常以俱乐部、夜总会、演艺中心、酒吧甚至商场、广场为主,一般由民间演出团体、演出中介商、部分饮食企业甚至自由艺人(包括流浪艺人)组织,演出规模小,如小酒吧演出3~6个演员即可,歌舞为主,伴有小品杂技等项。规模虽小,但演出多,观众多,演出的频度比较密集。

  演出场馆对演出业的制约

  调查发现,近年来大型综艺歌舞演出成本日趋高涨,个别团队出场费用几乎占了成本开支的90%以上,这使得广州地区绝大多数的演出场馆不具备大型商演的条件,如果演出,则演一场必然亏一场。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一线歌手每场出场费已经达到18万~30万之间,个别还有高达40万的。就以一名演员18万的出场费计算,票价平均300元计,加上场租、演出团队费用、广告营销费用,报批费用、舞台灯光费用,如果演出商选择在友谊剧院、黄花岗剧院这样一些2000座位以下的场馆演出,根本无法做到收支平衡,这也是这些场馆很少有大牌明星登台商演的原因所在。中山纪念堂有3238个座位,如果300元一票,100%上座,收入达97万,一场演出可有10余万盈余,如果上座率仅70%,则演出商会处于亏损边缘。

  因此,有明星出场的演出,整场演出成本一旦突破60万~70万/场,则广州所有四大正规演出场馆都将无法保证演出的盈利,这也是演出商甘冒上座率不足的风险在庞大的体育场馆进行商演的原因所在了。如果是港台大牌歌星的演唱会,歌星出场费、演出制作费、场租各项,往往迫使演出成本突破百万,其时演出,则只有体育场可供选择,借助数万个观众席位以及上座率来收回各项投资了。

  比较矛盾的是,一方面缺少大型的商业演出场馆,另一方面现有的大部分场馆开场率又普遍很低,除了星海音乐厅,其余剧院、影剧院使用率全年不足三成。如果广州也有了北京上海那样的大剧院,硬件上去了,演出条件改善了,但是演出场馆能否避免空置,演出风险是否会降低呢?显然这是大剧院热背后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中心副研究员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