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清文化节:满族生活面面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6日17:19 新华网

  新华网沈阳8月26日电(记者姜敏王莹)从沈阳驱车28公里就来到了位于浑河南部东陵区陨石山脚下,在一片植被保护完好的青山绿树中间,一个具有淳朴的乡村田园风光的满族民俗村映入眼帘:青砖小瓦建筑的满族博物馆,古色古香的青堂瓦舍,典型的泥坏草房,石碾子、石磨、辘轳,高大的满族石碑坊,原始的满族图腾等,这里描绘了一幅浓郁的满族民俗生活的美好画卷。

  沈阳陨石山满族民俗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茂告诉记者,沈阳作为清朝的发祥地,拥有满族人口30多万人。由于历史的原因,满族和汉族长期融合在一起,逐渐失去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和自己的民族习俗,民俗文化面临消亡的危险。为了抢救和弘扬民俗文化,他们在东陵区的支持下,于1998年建成了满族民俗村,吸引了来自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等海外游客前来旅游和寻根。

  杨茂介绍说,满族先民长期生活在寒冷的东北地区,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生产手段。这些生产、生活手段决定了他们的生活习惯较为独特和古怪。东北三大怪就是满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生活习惯的典型写照。窗户纸糊在外。满族人将窗户纸糊在窗棱的外侧,主要为凭借窗棱的支撑,增添窗纸抵御北方风雪的力量。同时还可以防止窗棱积雪,以避免雪融化时弄坏窗户纸。

  大姑娘叼个大烟袋。由于满族人长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渔猎生活,在山区狩猎不但艰辛,而且经常与蛇蝎为伍。吸旱烟不仅可以驱除蚊蝇,还能防止被毒蛇咬伤。养活孩子吊起来。悠来荡去的悠车(摇车),高高地挂地房梁上,孩子的额娘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推动悠车悠动,不时将纳鞋底的锥子在头发里蹭一蹭。悠车一般用两个椴木片围成船形,深约40-50厘米,长约90厘米。有的在悠车四周涂上红色,画上龙、凤或万字、云卷等图案。两端还写上长命百岁、富贵有余等祝福,婴儿一般五、六岁就睡上了悠车。

  在民俗村大门口,记者碰到了满族姑娘王重阳。她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满族早已摒弃了三大怪的习俗,住上了高楼大厦。只有在农村还偶尔看到上了年纪的老奶奶,时常叼个烟袋,一边唠着家常里短,一边叭嗒嘴品味着生活的甘甜。但也有很多习俗至今沿袭了下来。如老一辈喜爱的抓嘎拉哈,也叫抓子儿。嘎拉哈满语是指猪、羊的前腿腕骨。玩法有多种多样:坐锅子抓对、抓大堆儿等。翻绳,是满族女孩子喜爱的一种室内游戏。一般用三尺长的线绳结成绳套,然后一个人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将绳套挽几下,绷起来,形成一个花样。这时另一个人也用四个手指,插进绷绳花样内往上一翻,形成另一个花样,这样互相交替编翻,直到一个人不能再编翻下去为止。

  在满族民俗村,记者见到许多能歌善舞的满族姑娘。她们说,从小就特别喜欢跳舞,这也许就是天性吧!一位叫李艳的满族女孩对记者说,满族歌与舞紧密相连,喜庆之日无不歌舞之。流传的民歌有《轱辘冰》、《喜歌》、《烟荷包》、《十二月》、《拍手歌》等。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