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马塘———芜湖的“浦东”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7日04:13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马塘区是芜湖市的南大门,相传500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在此建立了皇家养马场。这里湖塘纵横,水草肥美,故被称为马塘。清澈的青弋江从这里蜿蜒流过,将芜湖分成了城南与城北。当城北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时候,城南的马塘区却相对沉寂。

  2001年2月6日,芜湖市委、市政府来马塘现场办公,将马塘区定位为芜湖市行政、文化、体育、矿山,高教中心。芜湖发展重心南移的战略决定,使马塘迎来了翘盼已久的发展机遇。马塘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紧紧围绕“抓好两头、确保中间”的发展思路,大手笔规划马塘,大气魄建设马塘。

  这两年,老芜湖人再来马塘区,都会惊讶地发现,不经意间,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南新区已实实在在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里,一排排标准厂房整齐漂亮,一座座崭新建筑造型别致,一片片住宅楼房亮丽宜人。

  上海的浦东是长三角腾飞的标志,芜湖人响亮地提出:“追赶长三角”的口号,今日的马塘成了芜湖的“浦东”。

  3000万撬动15亿

  多年来,马塘一直是“白天路不平、夜晚灯不明”,隔青弋江相望,马塘的“贫民窟”与对江的高楼大厦总是形成鲜明的对比,真可谓“一桥之隔,两个世界”。如何改变现状?在城南旧城改造中,马塘人依靠自身的力量,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用经营城市的理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该区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先导作用,把旧城改造与土地资源的盘活、运营紧密结合起来,将长期居住在低矮破旧棚户区低收入的人以成本价安置到规模最大、品位一流的南瑞新城,将置换出来的黄金地段公开拍卖。三年多来,马塘共拍卖土地1399亩,拍卖成交额达13亿多元,并把土地出让受益金,全部归还于民。政府不从中拿一分钱,不与民争利,将其中一部分用于低收入拆迁补偿,制定了一系列让利于民的优惠政策,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

  拓宽融资渠道,全面放开经营性项目建设市场,通过招投标、公开拍卖等形式,促进房地产企业投资热情,是该区获得发展的又一措施。在城南旧城改造中,政府没拿一分钱,只是借贷3000万作为启动资金,如今已经运作了15亿的资金。过去低矮破旧的棚户区,已被一个个高品位、上档次的住宅小区所代替。南瑞新城,已成为全市瞩目的一个亮点。三年来,马塘还先后新建和拓宽了峨山路、花津南路、荆山西路、弋江南路、经三路、纬五路和九华山南路、中山南路、利民路等城市主干道,初步形成了“九纵十横”的城市道路框架。奥林匹克公园、高教园区、亿万多超市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中南建材城、新时代商业街呼之欲出。

  城南旧城改造,创造了3000万撬动15个亿的佳话。 一着棋激活全局

  接触过马塘干部的人,都会被他们身上的精神所感染,这种精神概括起来就是:“不甘落后,负重奋进,积极向上,勇争一流”。

  这几年,马塘区坚持把人才作为推动城南新区建设的重要力量,不断创新用人机制,努力优化队伍结构,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一方面,他们眼睛向内,在现有干部队伍中挖掘和选拔人才。在选人用人方式上,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充分利用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的政治机遇,在全区推行“零起点”竞争上岗,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现在区直机关副科以上干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将近九成。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将副镇长以下职位全部拿出来,面向全区乃至全市公开选拔,乡镇干部得到优化组合。区委区政府还在训练场上锻炼干部,抽调区机关、事业单位的同志到拆迁、施工、建设的第一线接受锻炼,丰富工作阅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政协副主席胡剑南、钟鹏林兼任城南旧城改造指挥部副指挥长,人大副主任刘木兰兼任重点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他们利用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各自的岗位上指挥得当、游刃自如。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合理利用了现有人力资源,又调动了全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出现了“人人有事干、一人抵几个用”的喜人局面。为推进区委常委会任用干部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区委率先在全市采用了任用干部票决制度,得到了广大干部的欢迎。

  另一方面,为弥补区内人才不足,区委区政府还眼睛向外,规范运作,面向社会广纳贤才。区人才交流中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及时向社会选聘急需人才。除重点保证提供城南旧城改造指挥部和高新区管委会的人才外,还聘用了机关工作人员。

  活化用人机制的人事制度改革,真可谓一着棋激活了全局。

  温馨的家园

  城南旧城的范围有3.24平方公里,需动迁2万多户、5万余人,其中不少家庭人口多、下岗失业人员多、低收入者多,部分低收入家庭甚至以老房子作为基本的生产及生活资料。马塘区委、区政府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意识到拆迁是城市发展和实现长远利益的重要手段,又是事关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必须设身处地为拆迁户着想,既要善于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经过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该区决定为拆迁户专门选址,规划兴建安置区,并向群众承诺:政府既要改变城市面貌,又会考虑群众的困难和要求,在一年之内一定让大家买得到新房、买得起新房。

  安置区的建设,立足“规划要美、质量要高、配套要好”的原则,又充分考虑不同层次拆迁户对住房的要求,仅房型设计就多达16种。10余家房地产开发公司、60余家建筑公司战酷暑、斗严寒,日夜奋战。一年之后,安置区南瑞新城一期工程———占地68万平方米、168幢楼房拔地而起,拆迁户没有想到会按时拿到新房钥匙,更没想到会住到环境如此优美的小区。长期生活在低矮破旧老房子里的施德金大爷,已经92岁了,搬到南瑞新城后,徜徉在这风景如画的生活区,他逢人就说:“我到底等到这一天了。”众多拆迁户们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就一起制作了一幅写有“城南改造造福于民,南瑞新城千秋佳绩”的锦旗送到区委、区政府。群众的支持与配合,加快了城南旧城改造的步伐。

  农民的“0”税赋

  陈明龙原是澛港镇马饮村的村民,2002年因重点工程征地,他一家5口人失去了土地。可是,陈明龙一家人并没因为失地而致贫,反而过上了更加富裕的日子。原来失去土地的陈明龙一家很快被政府安置到澛港新镇农民公寓里,原先200个平方米的平房,换成了两套100平方米的楼房,而且厨卫配套,水电到家,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新镇要成立物业管理公司,他竞争中标,当上了公司经理,生活有了来源。现在,全区有4000多名农民进了企业上班,大量的农民走上了非农的就业岗位。

  马塘区委书记张光平、区长孙再平经常说,搞建设、干事情,首先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随着市重点工程的纷纷落户、高新区建设步伐的加快,马塘区大片村庄和农田被征用,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如何解决失去土地的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马塘区委、区政府认真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积极探索、努力寻找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实惠的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02年元月,区委、区政府就出台了对失去土地农民的八项优惠政策,对完全依靠土地为生的农户,从土地被征用或流转当月起,凡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均可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在本区范围内围绕重点工程从事服务业或自谋职业的,税费缴纳可比照下岗职工的有关政策执行;实行土地流转过程中,在执行目前土地补偿标准的前提下,对非耕地、水塘、道路、屋基、田埂,均按照耕地标准统一结算;对于不便于耕种的边角地块,应尽可能满足群众要求,一次性征用或流转到位;集体土地补偿可由村一级自治组织从所得部分中适当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农户的安置;对农户在过渡期间的生产、生活用水、用电问题,不得高于征用、流转前的执行标准,属于临时过渡的,不再收取增容费;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身体健康和有一技之长的青壮劳力,优先招工录用到企业。目前该区已有688名农民享受低保政策,并将低保金由原来的730元上调到1200元。今年4月,该区又出台了关于提高失地农民生活水平的18条政策,从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劳动就业、生活保障和增收减负等方面为失地农民构建了一张基本生活保障网。

  为引导农民发展经济,增强土地被征用后的造血功能,马塘区还创新思路,为民着想,想方设法让农民得到长期、稳定的实惠。在高新区星火工业园建设中,将村集体部分的土地补偿金集中起来,投资建设星火工业园,从而使失地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在南瑞新城建设中,原马塘镇大营村大部分土地被征用,400余名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的出路在哪里?该区引导农民将征地补偿金作股成立股份公司,投资建设南瑞新城的集贸市场,失地农民成了股东,成了集贸市场的摊主,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南瑞集贸市场为400多户大营村民获得就业机会;而为南瑞新城近4万人消费所做的三产服务,早已使原大营村的农民尝到了甜头。

  农民种田交粮纳税,自古以来,可谓天经地义。然而马塘区委、区政府深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完全的现代化。2003年伊始,马塘区率先在全省不再向辖区农民征收农业税及附加。农业税及附加由镇级财政负担;在免除农民农业税负担的同时,国家拨付的粮食补贴仍发放给农民。此举使马塘农民负担降到了零。2003年,马塘区在土地面积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农民人均纯收入仍达3898元。三个增幅第一2001年7月间,高新区拉开了星火工业园的建设序幕,这是由各镇、办投资的工业园。为了争时间、抢速度,使客商早日投资置业会战,各镇、办展开了建设会战。顶着似火的骄阳,披着星星和月亮,星火工业园一期工程18幢标准厂房在一个月内全部竣工、交付使用。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马塘人民以前所未有的拼搏精神和时不我待的超常速度,在主客观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一方面积极争取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努力维护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空间。三年间,全区固定资产总投资达到35.23亿元,2003年已位居全市各县区首位。

  另一方面,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要载体,采取灵活实用的招商方式,发扬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开创了招商工作的新局面。近三年来,该区共引进项目270个,项目总投资2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投资取得高幅增长,共引进147个项目总投资达14亿元。200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5%和29%,增幅均列全市首位;2003年同比增长81.3%和116%,增幅在全市遥遥领先。

  要发展,就必须追求高目标、高定位,以目标定位来引导发展。过去马塘的财政收入一直很少,总量很低。在过去的三年中,马塘不断抬升自己的目标,2002年突破亿元大关,提前三年实现“十五”计划目标。

  三个增幅第一,标志着马塘区实现了全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历史性跨越。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人们这样评价马塘的变化。昔日破旧不堪的城乡结合部,正日益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适宜人居的家园。越来越多的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市民住到了马塘,越来越多的马塘农民变成了芜湖的市民。

  然而,马塘人并没有因此停滞不前。今年初,马塘区委在全区组织“追赶长三角,加快城南新区建设步伐”大讨论,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他们提出“一看三调整”的工作方针,即在看清与长三角地区差距的基础上,调整干部,调整思路,调整目标。他们要在未来五年里,把马塘建成芜湖市行政、文化、体育、高教中心和生活副中心;完成旧城改造任务,高新区入驻企业达到100%以上,人均地区总值和工业增加值翻两番,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基本解决,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基本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人口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把马塘建设成全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先导示范区,建设成现代化、高科技、生态型的城南新区。

  (题照吴宣国摄)陈锦芳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