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热爱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7日09:42 贵州日报

  金黔在线讯套用杰克·伦敦的句子“热爱生命”,写下了“热爱生活”这个标题。就刘享鑫同志所作《秋韵》(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一书而言,感觉蛮贴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地质部门工作的我,风华正茂,与省电视台记者汪勇同学钻了七、八天山沟后从遵义返回贵阳。夕阳下,山水林田与长空一色,辉煌灿烂,正是金秋。禁不住有一种激情奔涌而至,数天后竟成《秋韵拾零》散文诗一组,《贵阳晚报》马琼芳老师编辑见报。一种憧憬、一种理想、一种热情、一种愿望,如一支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这是小小的、确凿的热爱生活的见证。

  放眼当今,毋庸讳言,我们对生活之美好的感受,相当一些方面在渐渐地疲惫,甚至麻木。转型时期的社会,应是一种客观存在。各种信息传媒的飞速发展,太多的感官诱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粉墨登场,世俗低级趣味的思潮沉渣泛起,令人时有迷惑、彷徨、徘徊之虞。大约,古人“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唐代禅师寒山大士)之境,已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但是,生活的主流仍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局部的阴霾挡不住晴朗的天空。湛蓝的天空中荡漾着一枚优美的音符,这就是《秋韵》。

  据《秋韵》封面勒口,刘享鑫同志是金融工作者、经济学硕士,一定见过、摸过太多太多的钱,这种工作环境中,以爱好文学的思维、善待人生的态度、追求社会公平的愿望来看,是否钱已经成为一个概念、是一张张印刷着图案的纸片呢?是否比一般人更明白地窥见“大厦千间,夜眠七尺,珍馐百味,不过一饱”的道理呢?这里应是有了一种超越,在一些人把钱看得越来越重的当下,对作者深入思考生活之本真意义、用文学语言表达心境,蓄积了很丰富的能源。刘不朽先生以“惟楚有材”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近半个世纪的人生坎坷磨炼”,评之曰:“物蓄久之而必发,情至浓时而必宣。”

  《秋韵》是朴实的,大多亲历亲见亲闻,流淌着亲情爱情友情的血液,是真情的真实袒露,是发自于内心热爱生活的表白。开篇即写父亲,以“骨气”名之,曰“骨气是父亲,父亲是骨气”;接着写母亲,“用心不断地发现生活、创造生活、改变生活,向生活的更深、更新的层次发展”。生我养我惟父母,这是一个人作为“我”的生命的来源,这种血缘关系形成的亲情纽带,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摧毁的。第二层面,写生命生存的空间,由近及远,最新的感受———第二故乡贵州的山、水、洞、林、石,峻峭、恬静、幽雅、空灵、淡泊,直让人抖落喧闹的尘埃,感受生活的宁静,领略几分人生的哲理;亲切的记忆———故乡湖北的荷,形之素雅,神之高洁,“是故乡最富有灵气、最富有诗情画意的美”,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灵魂和品格,更是人的楷模。第三层面乃生命的讴歌,再柔弱的生命都有顽强的力量,即便是极为恶劣的环境,幼芽仍凿石穿岩,生命在坚忍不拔地延伸。武汉来贵州一游的继光先生,见识黔地喀斯特深处山居人家后笑言:“真是石头缝里扎根啊!”这不正是生命力量的一个生动写照吗?第四层面写到知识对生命、生活的重要,说读书有读、品、悟三境,断言:“读书人,如果读出书的味道来了,那么则真正‘闻’到了书香,那是读书的至高境界。”有文件要求:“要自觉地把理论学习当作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其言领导干部学理论,其理一也。再一个层面写到人要有把梦变为现实的人生毅力,要有理想和信念的支撑。《秋韵》把以上蕴藉作为基础,放笔描写纷繁杂存的生活现象,应该说最大的特点是贴近当下的生活,很靠前,很直率,有话就说,直抒胸臆,看不到矫揉造作,也无矫情作态,实属难得。其底蕴里,是正义、理解、宽容和情趣。行笔至此,遥想起鲁迅先生的《野草》,意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蕴藉的对生命力的执著,对黑暗时代趑趄摸索而坚信光明在前的精神追求,对中华民族未来必定大有发展的坚定信念,令人慨叹。这不正是基于对生活深深的热爱吗?!

  《秋韵》是同姓的刘老先生作序,一种引领;是号称“闺中密友”的女儿作跋,一种延续,可谓用心良苦。写作是认真的、执著的、诚挚的,这应毫无疑问。女儿陈伟说:“每当妈妈创作一篇文章,便会迫不及待打电话念给我听”,“要我评价、提意见”。这里体现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有着对生活的深深的挚爱。从手里的工作中去获得生活的满足,创造一种美好比发现一种美好更会令我们激动。在我们面对的世风下,《秋韵》在呼唤,珍惜现在的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向往理想的生活,从哪怕投入一点点感情热爱生活开始吧。这是契合时代跫音的。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五个统筹”、全面协调可持续,落脚到“以人为本”,一面旗帜,指引着国家、民族发展的方向,引导着人民健康生活的走向。

  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天,简言之,应是一个人没有想到的好事落在了头上,在社交礼仪中,谓“却之不恭”,古人总结的道理是“天予不取,自取其咎”;命,则是一些不好的事意想不到地来了,怎么办?“命中注定”。是以,对天应顺,对命应认,叫做“顺天认命”,实际上,应是“时位”————时间空间即历史人世的综合因素在起作用,有其客观规律在支配着。“知天命”可是件了不起的事,与孔子同时代的一位高人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非。”刘享鑫同志是一九五五年生人,明年该五十岁了。是否,能有更广阔的视野,更深沉的思考,更嘹亮的歌声,更老道的叙述,更优美的文字?这五个“更”,是作为朋友的愿望和期待————“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作者:裴戈 来源:贵州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