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朝令缘何常夕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8日00:26 红网

  8月初,教育部发文,要求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一石激起千层浪,规定出台后,引发不少媒体关注,许多学生和社会舆论纷纷对文件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提出质疑。(《外滩画报》8月25日)。

  近段时间以来,类似高校学生禁租令这样由政府职能部门制订的规章和政策文件甫一出台,便遭遇公众质疑和反对的事件屡屡发生,以致一些文件未及出门便宣告失效,一些制度勉强运行却流于形式。最为典型的当属银川制订出租车经营权转让新规而引发业者强烈反弹的“罢运风波”,市政府两天内被迫连续发布暂停执行和停止执行的紧急公告。在为政府虚心听取群众呼声、果断叫停问题文件而称道之时,人们不能不感叹朝令夕改现象对政府公信力的损害。如果有关部门在制订这些文件时注重问政于民,注重前置审查,无疑将有助于减少政策失误,降低行政运作成本。

  政府作为公权部门,出台的各项政策、制度牵涉各阶层利益,关系千家万户,应力求公开、公平、公正、合法,必须仔细琢磨,细加研究,做到统筹考虑,慎之又慎。在文件的起草和制订过程中,公众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拓宽思路、加强监督,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遗憾地看到,一些政府部门在制订政策和制度时没有走群众路线,把问政于民视作可有可无的程序,领导拍脑,闭门造车,产生了许多问题。有些文件与法不合,有些政策有失公允,有些制度不符实际,以致一经公布,即引起社会各界质疑,文件缺乏公信力,无法实施,成为一纸空文;有的被迫取消,或多番修正,使严肃的政策制度变得如三月的天十八变,公众无所适从。朝令夕改,损害的不仅是公众的利益,更是政府的信誉。

  经常看到许多时评作者对一些地方和部门制订的政策和制度提出质疑和批评,有时甚至一片反对之声。在为社会政治清明而喜悦之时,我们不能不怀疑这些文件的制订者有没有问政于民。难道当地公众和专家就没有发现文件中存在的偏差?或是时评家果真具有对文件的特别鉴别力?根本的问题恐怕在于有些官员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公众,总认为公众立场角度不够全面,专家挑刺有碍机关权威,把听取公众和专家的意见这个过程当成累赘,能避则避,或装模作样,走走过场,实则心中自有一杆枰,惟有自己最正确。于是,问政于民成了只问不纳,而问政于官则成了起草文件的首要任务。有时领导的一个拍脑之念,便堂而皇之地成了某项文件郑重其事的要点。有报道说,有个城市要求餐饮行业接待酒席超过30桌必须向卫生部门报告并进行宴前检查。规定一出,餐饮业怨声载道,而卫生部门事实上也根本没有能力完成执法,于是制度出台之日便成了其终结之时。政策制订的随意性危害何其大哉。

  问政于民,建立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应成为制订红头文件的必要程序。惟其如此,才能有效提高规章制度的合理性,维持政策权威,保证政令畅通,进而消除朝令夕改现象。(稿源:红网)(作者:俞洲)(编辑:杨国炜)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