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可怕的“神童”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8日00:26 红网

  从两岁开始到17岁,智力超常的魏永康创造了一个“东方神童”的故事。然而,他13岁进大学,由妈妈陪读4年。17岁考入中科院,终因生活学习无法自理,而被迫肄业回家。(据《北京青年报》8月26日报道)

  在西方国家,近年来盛行这样的一种“智力测验标准”,但凡IQ(智力商数)达到物曼指数150或以上的,便被称为天才或曰“神童”。魏永康的IQ有没有达到150以上,无处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17岁即能为中国科学院所录取的人无疑是聪明的。早慧的魏永康有令人羡慕的人生经历,但是他现在的处境却相当的尴尬,智力超群的他生活的自理能力尚不比一个小学生。

  魏永康事件中,相信有很多人把魏永康的妈妈曾学梅看作了“罪魁祸首”。其望子心切的心态促成了魏永康的畸形发展,她像挖掘机一般没日没夜地挖掘着魏永康的潜力。此母辛辛苦苦,付诸所有心思于魏永康身上,目的很明了,让魏永康成才。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儿子非但没有在起设计好的人生路上走下去,反倒从中科院肄业,情绪上也对自己颇为排斥。个中缘由,值得深究。

  依笔者看来,社会过度期盼,媒体过度报道以及落后的教育体制都是造成这出悲剧的原因,但谈到最直接、最深重的影响,恐怕曾学梅还是难脱其首。其教育方法和理念,与现代的早慧教育实在相去甚远:

  其一是隔离社会。国外对“神童”的教育研究较为深刻。在美国,诺伯特·威纳是一个绝对称得上神童的人,它7岁便开始阅读但丁和达尔文的著作,12岁进塔夫茨学院,14岁大学毕业,18岁取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的自传《在昔日神童》一书的绪言中指出,所谓“神童”,就是指那些在求学之年(中学或以下)已具有达到成人智力标准的儿童,社会把“神童”过分渲染是错误的。他还以自己的经历向全世界呼吁:神童并不为社会所需。因为他们脱离了现实社会,大都是生活中的低能儿。

  诚如斯言!人是社会性的,一个人必须成长在一系列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条件中,才能成为充满社会性的个体。生理学研究也表明,普通人在十多岁开始形成自我的思想方法,到20多岁开始得到巩固并迅猛发展。而这一过程,需要在社会中来完成。“神童”优胜的地方仅仅只是在年纪较小时便达到可以自我思想的境界,其余与常人无异。把天资聪颖的孩子禁锢起来,使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以至于五体不勤,五谷不分,最终不得不贻误天资以补上社会这堂课。诺伯特·威纳就曾警告人们:如果没有巩固、成长和壮大这三个阶段,神童的优势便会消失。而将其与社会隔离,更是不明智的做法。

  其二是揠苗助长。与社会隔离已经是一个致命的错误了,但是,对早慧的孩子过分期待的父母和老师们,偏还要施上揠苗助长这一急招。频繁的跳级,让一个小学生年龄的儿童便要思考大学生的功课,其中的痛苦,想必除了被逼出来的“神童”们之外,没有人有更深的体会。然而,培训素质优异的儿童是一项谨慎而长远的工作,即使在教育学发达的西方国家里,也决不希望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内即有成效。我们的错误,便是一直以为猛药利于病,乱世以重典,育人下严功。其实,父母老师教育孩子如同医生为病人开药方,一种强力药物也是一种强力毒物,在得到孩子百分成绩单的背后,是否看到了孩子身上散发出的叛逆信息呢?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教育者必须清清楚楚的明白自己所下的剂量。有时候,文火慢熬要远胜于猛火强攻。

  应该明白,当今时世,育人的真谛,在于传道授业解惑。道为最大,育人先授为人之道,处世之道,安身立命之道,道之后方为授业解惑。在教育早慧儿童时,为人之师该当如此,为人父母,更当如此。(稿源:红网)(作者:龙文)(编辑:杨国炜)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