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信仰,从拯救一个具体的人开始(环球写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8日04:3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戴维·昆丁·道迪埃,美国共产党员,在很多中国年轻人纷纷去往美利坚之际,33岁的他正打算申请加入中国国籍。

  18岁的奇妙夏天

  昆丁来自美国南部一个基督教家庭,他敏感而善良,看到受苦受难的人从不无动于衷

  18岁那年的暑假(他念大二,在美国一所很牛的大学里主修古典语言),信仰共产主义的祖母很无意地递给他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他看了一眼那红色的封皮:《共产党宣言》。

  接过那本书,昆丁略感好奇地开始阅读。

  他坚持用“兴趣”一词表达他读《共产党宣言》时的感受。

  他用近四个小时阅读思考这本小册子。之后,他俯在桌子上,一个巨大的声音响起:上帝没了。

  天哪!上帝没了!上帝没了……

  一个闷热的暑假、一本五十几页的小册子、四个小时的时间———一个青年长达18年的信仰就这样被颠覆了:原来,主宰世界的不是上帝,也不是命运,而是我们自己!接下来,他四处寻找、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整个假期他沉浸其中。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昆丁,完成了自己18岁“成人加冕仪式”。

  毕业后,和大多数美国人一样,“为了钱而工作”,同时,他的信念越发坚定,思考越发成熟:

  “我信仰共产主义,怎么证明这一点?不是我在说什么,而是我在做什么?”

  “你不能拯救世界,你却能拯救一个具体的人。”

  24岁那年,昆丁加入了美国共产党。1999年,28岁的昆丁来到中国北京,并很快定居,这个中文名字叫杜大伟的“国际友人”,认定中国是他为开垦自己的信仰所选定的辽阔土地———“美国所走的资本主义道路是不恰当的,一个错误的开始不可能有正确的结局,无论我做了什么都是徒劳。中国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虽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努力,总会解决。在中国,我的行动会收到最大的效果,我会更有信心,有更大满足……我愿意做得更多,让中国更好。”

  21岁的儿子小杨

  2000年的春节,昆丁到北京火车站去送一个朋友,走出站台,他看见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哆哆嗦嗦地站在雪中,表情无助———这就是小杨。

  小杨是贵州人,家在农村,爸爸在世的时候是乡村教师。那个寒假,大姐刚刚出嫁,弟弟要学费,妈妈的病又加重了,上高二的小杨借了300块钱跑到北京,要打工赚钱养活家人。帮人卖了一段时间的菜,没挣着啥钱,眼看又要过年了,小杨想家了。再说,还得回去念书。可是,连路费都没有……咋办?把心一横,小杨决定到火车站向好心人求助……

  小杨记得那天,那个高大的外国人在身边望着他,“他看上去难过极了,好像比我自己还难过。”就是他眼睛里忧郁的善良,使小杨在听到那句“followme(跟我来)”后,毫不犹豫地跟他走了。

  他的家很暖,比小杨在火车站租的“8块一宿”好一百倍。醒来后的小杨发现昆丁把自己的两个床垫分开,小杨睡的,是那个更软的。见他醒了,昆丁递给他一个信封,信封里面是1000元人民币。

  两周后,刚刚相识的两个人在站台告别。小杨隔着车窗看着这个陌生的外国人,终于哭了……那一次,他又交给小杨2000块钱,让他回去好好读书。

  回家后,小杨大概每个月跑到县里的邮局给他打个电话汇报一下“思想及学习情况”。后来小杨在昆丁的帮助下来到北京,就读于一所私立大学。来北京是因为他曾问过小杨想在哪里念大学,小杨说当然最好还是北京。小杨随口说出的愿望,昆丁当做梦想去帮他实现。

  四年,每年学费5000块,还有生活费,他全部为小杨交付。

  他说:我的确不是富翁,但不要总说我给他多少钱,他坚持着他的求学梦,这也鼓励我坚持我的信念。

  几年下来,昆丁已经为小杨花了将近4万元。

  昆丁有一天忽然对小杨说你当我的儿子更好。小杨笑了,好像默认了。

  昆丁33岁,小杨21岁,记者问昆丁:“他真管你叫爸爸吗?”

  “叫,”昆丁往椅背上一靠,很骄傲的样子,“不过,是在没人的时候。”

  “当初你凭什么那么相信小杨,就不怕遇到骗子?”

  “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帮人结果被骗是正常的,但你还要帮,帮了十个人,有三个人在骗你,你还‘赚’了七个。”

  电话里问小杨:想过怎么报答昆丁吗?

  “就是像他那样,帮助更多的人。”

  4000块钱的分量

  他是个自律的人,很难想象他连电视都没有,而且不听音乐,不看电影,甚至不读报,只读书。

  他现在是北京某重点中学的外教,小杨说他背的那个装有学生作业的大书包“足有100斤重”,他还有很多“义务”需要去做,包括免费为残疾人讲课,一周四个小时。而每个月他都拿出收入的1/3帮助别人,来中国的五年,他始终坚持这样做。

  现在,这笔钱包括每月寄4000块,给河南艾滋病村艾滋遗孤的监护人朱进中。

  那是去年11月的某天,他走在大街上,很偶然地看到《今日北京》上刊登的朱进中和他的艾滋孤儿。看完后他难过了好几个小时,他必须要为他们做点儿什么。

  他立刻打电话给一个中国朋友,找文章作者,再找朱进中所在村子的电话,他要核实,结果更令他难过:艾滋孤儿不是报纸上说的70多个,而是100多个!

  恰好几天后,朱进中到北京电视台做节目,昆丁特地赶去见他。他给朱进中带去了4000元,那是孩子们一个月的伙食费,他告诉朱进中这钱会一直给下去,但抱歉地说:“寒暑假期间可能给不了,那时候学校放假,我没有固定收入。”

  感动他的是朱进中说了一句话:“我死后,希望有人能够照顾我的孩子,因此现在我要照顾别人的孩子。”

  艾滋村在经济上已“瘫痪”,小加工厂早就倒闭了,什么粮食水果,只要是这个村子产的,就都卖不出去。昆丁说:给孩子们钱是没有多大用处的,除非能帮助整个村子。

  一个外国人,没有那么多钱,也不是官员,更不是慈善组织的成员,他能做什么?但他做了,而且做法出乎意料———他要来当地乡镇干部的电话,他要帮他们重建工厂,恢复生产,帮他们卖产品。

  为此,他已经联系好去见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著名国际公益组织)的负责人,他眨眨眼,说:“‘工合’需要我的智慧。”

  今年五一,他要亲自去一趟,写一个调查报告。

  “那4000块打算寄到什么时候呢?”记者突然想到这个问题。

  昆丁说:直到我死。

  摘自《中国青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8月28日 第七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