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邮政部长”的北极生活(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8日12:36 东南快报
  2004年7月28日,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中国首座北极考察站———黄河站落成仪式在此举行。中国首座北极考察站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极地科研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而有幸不少闽籍专家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昨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参与北极黄河站建成典礼及工作的相关人员第一批已于8月17日离开该基地,22日抵京。此次归国人员中有在厦门工作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专家唐森铭研究员。得知唐研究员已经回到厦门,昨天,我们赶到他的实验室,听他谈极地的生活体验。
唐森铭研究员简介

  唐森铭,我国著名的海洋生态专家1949年7月出生,福建福州人,1977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1977年~1984年在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工作;1984年~1986年赴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留学;1986年~1997年仍回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工作;1997年底到香港大学读博士学位;2000年底学成归来,在海洋三所工作至今。

  曾于2002年10月~2003年2月底到长城站科考;今年7月19日赴北极考察站,参加黄河站的建成典礼及展开科研活动,于8月22日抵京。
  据悉,厦门共有两位专家在北极黄河站进行科研,除了唐森铭研究员外,另一位是还在该站进行科研的海洋大气专家高众勇教授。

  据了解,与南极科考完全不同,北极科考队没有带一个后勤人员,每个科考队员除了本职工作外,还多一个新的头衔,并承担相应的工作。于是唐教授就成了邮政部长,高教授也成了秘书长。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谈起在北极科考站的生活体验,唐“部长”可是滔滔不绝。吃 酱油稀饭美味又实惠

  挪威的消费水平不低,北极村里一天的饮食消费就达人民币400元。队员们刚来时想,这么贵啊。

  于是每餐都吃得特饱,结果还是觉得饿,毕竟那是西餐,咱中国人吃不惯。

  于是大家每天吃四餐,过段时间慢慢习惯,又恢复成三餐,只是每天晚上再来顿稀饭。挪威可没有咸菜,大家就在稀饭里加点酱油,仍吃得津津有味,毕竟那才是咱中国口味啊。住楼梯板也都装有暖气

  基地的天气那叫冷啊!不过工作和住宿的地方都有暖气。工作人员都习惯在屋内穿着拖鞋,第一次上楼梯,突然感觉楼梯板上直冒热气。原来是“武装到牙齿”,竟然连楼梯板上都装有热气。行房门不上锁带枪外出

  别看北极熊憨憨的,饿了可是会吃人的。所有来北极村的人员都必须会使枪。我就在那学会射击。外出考察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就是瞪着大眼睛四处扫描,确定北极熊等危险动物没有在周边活动,才蹲下开始工作。外出有危险,所以除考察站外,其他房屋的房门都不上锁,预备紧急避难。睡没有黑夜大白天睡觉

  科考队员都是夏天到北极的,此时是极昼,没有黑夜。大家只好依据钟表来决定作息,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到了休息时间,管它外面多亮,照睡不误。第二天7时许总会有人来敲门喊起床。因为天不黑,基地工作人员随时都可能外出工作。我回家好几天才适应厦门的作息。用保护净土垃圾分28类

  北极是地球仅存的几片净土之一,大家在北极村的环保意识都特别强。在国内垃圾分到四类,我们都会觉得烦,可是北极村的垃圾分类有28类之多!怎么分呢?只要分大类扔到垃圾处理站就行,再由站里的工人细分。趣狡猾的北极狐不怕生

  北极最具代表性的动物除了北极熊就是北极狐。真是天下狐狸一般滑。北极狐狸还不怕生。

  有一次一位专家递出一块饼干,一只北极狐迅速跑过来把饼干叼走,跑到不远处站着,静静地等着,并不急着吃,还在等第二块肉呢。中国北极考察历程

  1999年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首次乘“雪龙”号科考船赴北极考察,圆满完成三大北极现场科学考察计划任务,获得大批珍贵的样品、数据和资料。成果包括北冰洋3000米深海底的沉积物和3100米高空大气探测资源数据及样品;最大水深达3950米的水文综合数据等。

  2003年,中国科考队员乘“雪龙号”再赴北极科考,第一次进入到北纬80°地区,在那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临时北极科考站。这意味着中国真正进入高纬度地区科学研究的领域。这次在北极的15天里,北极科学考察队首次利用我国自己研制的水下机器人进行海洋观测,利用红外航空遥感技术测量水面、冰面温度,布放我国自行研制的卫星跟踪浮标。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