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解读张维迎在中国企业家论坛上的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9日22:48 红网

  面对郎咸平抨击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言论,一度“集体失语”的内地一些经济学家们终于坐不住了。8月28日,中国企业家论坛深圳年会顺利召开。说是中国企业家论坛,实际上是国内一些经济学家集体回郎咸平。

  在这次论坛上,最先吸引受众眼球的是一个名叫张维迎的经济学家,他发表的演说题为“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与经济学家的社会责任”。

  让我们来看看张维迎的这篇演说到底说了啥。

  据报道,张维迎首先说企业家的生存有三种环境:商业环境、政治环境、舆论环境。张明确表示,他更看重政治环境、舆论环境。张维迎对当下的政治环境是满意的,因为“三个代表”提出之后,企业家变得理直气壮了。但对舆论环境却深感担心。因为“我们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舆论环境变化非常大,网络时代是信息特别容易偏离的时代,是一个少数人的意见被认为是多数人意见的时代,是一个很多人可以说话但是又可以不负责任的时代,所以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引用到这里,我想有必要对张维迎的话进行一点分析了。

  现在的舆论环境比较宽松是稍有知觉者都感觉得到的。而张维迎对舆论环境却有点害怕。认为其环境变化相当之大。为什么怕这么“大”的舆论环境呢?环境大,传播范围广,这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是一件大好事,为什么张维迎却害怕呢?只能理解为他怕知道实情的人多了,知道真理的人多了,使国资流失的种种黑箱操作更容易曝光。其次,张维迎还怕舆论“不公正”,因此先给舆论环境定了一个性,或者说戴了一顶帽子:“网络时代是信息特别容易偏离的时代,是一个少数人的意见被认为是多数人意见的时代,是一个很多人可以说话但是又可以不负责任的时代。”为了否定网络舆论的正确性,张维迎不惜用了一组排比句,想达到全面否定网络舆论的效果。

  网络舆论真的是那么不公正吗?张维迎这种言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众所周知,孙志刚案得以依法处理、收容遣送法得以及时废除,蓝田神话的破灭,非典的及时防治,网络舆论是功不可没的。胡锦涛同志也经常上网,了解民情。各级政府都对网络舆论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将网络作为一个了解民情与对外宣传的窗口。

  为什么张维迎却要极力否定网络舆论呢?其实,稍微想想就可以知道,因为现在网络有利于郎咸平,基本上形成了一边倒的趋势,这对于国有资产流失的“支持派”,对于那些国企老总的代言人,对于那些既得利益者,当然是相当不利的。

  张维迎讲的第二个问题是经济学家的社会责任。在这里,张维迎用的是中学生都熟知的三段论推理(不是说张的水平只相当于中学毕业)。张维迎的大前提是:他认为企业家做事都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方面是否对社会有价值,另一方面,对企业家个人有没有利益,这样就四种组合,一是所做的事情对社会有价值对自己没有利益,第二种是对社会有价值对自己有利,第三种是对社会没有价值对自己有利益,第四种种是对社会没有利益对自己没有价值。张维迎认为我们的企业家主要是做第二类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以适当的做第一类事,但是也不能做太多,如果做的太多,对社会的贡献是会下降的。

  很让人犯糊涂的是,为什么第一类事不能做得大多,为什么又要多做第二类事。这中间的量又要如何把握呢?

  我是这样理解的,郎咸平抨击国有资产流失,这是第一类事(即对社会有价值,对企业家个人没有利益)。不但于自己无益,甚至还有害呢!你看,郎咸平还招来了官司呢!可是这样的事为什么不能多做呢?做为一个有良知的经济学家,就应该为社会做事,应该对社会有益。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素来被广为歌颂。这样的事是越多越好啊。不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会变成一个美好的人间吗?为什么不能多做呢?张的高论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为什么要多做第二类事(对社会有价值对自己有利)呢?这类事用经济学术语一言以蔽之就是“双赢”。某些经济学家们为某一个利益集团说话,为了集团的经济利益出台一些“经济学理论”予以支持……这是内地一些没有良知的经济学家们惯用的手段,确实既可得名又可得利,企业老总和既得利益集团也很欢迎。当然是双赢啊。

  可是不知道张专家知道不,这双赢的背后,是以牺牲社会公平为代价的。这样的事居然还要多做,还要其它的经济学家也去做。我真不知张的经济学家的良知在哪里?

  到了最后,张的“反击”就有点骂街的味道了:“在国外有人为了出名刺杀总统,在香港有明星为了出名当场脱裤子,为了出名可能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一些学者哗众取宠,为的是什么?”应该怎么评价张的这段话呢?是嫉妒?是污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这腹?都是,又不都完全是。我简直有点怀疑这是在一个经济论坛上的发言,而且是一个“著名”教授的发言?“著名”教授的水平和人格修养就这个样?

  不过,也并不奇怪,张在经济论坛的演讲,既出自一个“著名”经济学家之口,我原以为会有点什么新鲜的观点,有点专业的东西,没想到我这个外行人居然对之可以进行一番解读,解读之后发现其中经济的斤两不多,一些口水话,政治话,意气话占的成份更多。所说的话不象出自一个学人。(稿源:红网)(作者:袁杰伟)(编辑:杨国炜)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