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定点学校是制度性的歧视安排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9日23:18 红网

  《重庆时报》8月29日报道,江北区董家溪小学是江北区指定的免费接受民工子女的学校。截止8月28日中午,已经有160多民工子女办好了入学手续。但仍有大量的民工前来咨询要求子女读书。校长非常头痛,因为学校规模偏小,一下增加100多名学生,连吃饭也成了问题。而位于观音桥附近的蜀都小学是江北区的窗口学校,虽然周围小宛地区是民工的集中居住地,但因不属定点学校,要来读书的民工子女仍要收取借读费,每生1000元。据悉,江北区确定的定点学校有5所,基本属于办学条件不好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好的重点和窗口学校一所也没有列入定点学校。

  国务院下发文件今秋进城打工的民工子女一律不收借读费,这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是落实新一届党中央“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措施,对提高全民族素质,缩小城乡差别都有极大的好处。

  但再好的文件精神和再好的制度安排,到了一些地方政府手里都会变形和打折。江北区有关职能部门所谓的民工子女定点学校,表面上看是对民工子女就读的人文关怀,实际上是人为的设置障碍,提高民工子女就读好学校的门槛,对于那些想接受优质教育的民工子女无疑也提高了就学成本。

  定点学校的实质是对民工子女在城市就读的一种制度性的歧视安排。在一些人的眼中,民工子女也就是农民子女,农民怎能和城市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子女生活在同一所学校?这种有色眼睛与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是分不开的。不用说民工子女,就是城市居民上城市学校,同样存在制度性的歧视安排,这些年人为加大重点学校和一般学校的差距,其用意也是加大人们接受优质教育的成本,弥补国家教育投入的不足。但这种以牺牲百姓利益的“弥补”,必然加大百姓生活的负担,导致生活水平的下降,其后果是迟滞了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必将延缓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的实现。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曾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他呼唤生活在美国的所有民众的自由平等。“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而教育平等是实现一切平等的基础与根本。没有教育平等,谈不上起码的社会公正,而没有起码的社会公正,社会将会走向危险之途。

  民工进城是缩小城乡差别,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然趋势。不收借读费是实现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公平公正的的良好开端。好事应办好,不应人为设置定点障碍。笔者呼吁取消一切定点门槛,让民工子女能够就近上学,也能够上其生活城市的所有学校。(稿源:红网)(作者:徐晓)(编辑:杨国炜)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