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电力发展当忌“冷热病”(电力论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30日01:24 人民网-华南新闻

  晓汀

  面对日益严重的电荒,中国电力正进入一个超常发展时期,国家发改委预计,2004年全年电力投资增长将达到35%。这种势头可能持续到2008年,并大约维持在25%的投资增长率。有关专家认为,到2006年电力供应将会重新达到平衡。然而,盛况之下,难免隐忧:电力建设的突飞猛进是否会演化为新一轮的电力过剩?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工业需求急升,带来投资建新电厂的浪潮。到90年代中期,电力消费增长开始滑坡,导致电力过剩,国家电力规划部门只得拉紧缰绳:1998年新开工机组1021万千瓦;1999年和2000年两年分别开工仅600万千瓦左右。有关专家指出,正是这段时期的电力建设急刹车造成了电力供求的严重失衡,为当前的电荒埋下了伏笔。

  一个电力建设周期需3至4年,即2003年后开工的火电项目将于2006年前后投产。届时,巨大的新增发电量会不会造成新的电力过剩局面?

  我们不难看出:电力投资的“热—冷—热”,导致中国电力步入一个“过剩—短缺—过剩”的循环圈中。

  在电力市场上,电力投资市场和交易市场互为条件、互相影响。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电力改革还只限于交易市场,投资市场却依然是计划控制,政府审批。由于电力投资周期很长,等到市场供需出现问题以后再采取措施,则为时已晚。这就是电力“冷热病”的病根所在。

  因此,只有修元正本,让中国电力体制真正走向市场化的轨道,让电价真正由供求关系的变化来决定,让电力投资和电价的审批权回到企业手中,则“过剩—短缺—过剩”的循环可以缓解。

  当然,电力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投资周期长,投资者的短视会导致更大的混乱。因此在电力建设投资中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仍然必要。至于电力主管部门如何在收放之间进退自如,则需要在政府和企业的不断磨合中找出答案。

  《华南新闻》 (2004年08月30日 第三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