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假文凭展触目惊心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30日04:11 人民网-江南时报 |
焦点导读 很少有展览能够像“全国假文凭展览”一样,不用买票,不用公布展览日期,却能够产生轰动效果。在广东省东莞市刚刚结束的“全国假文凭展览”现场展出了几百个假文凭,涉及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让参观者感到造假者无处不在,而且有如此多的人在使用假文凭,令人触目惊心。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填写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比国家实际培养的人多了50万人,这就意味着全国至少有50万人持有假文凭,这还是2000年的数据。而且近年来很少有持假文凭的“李鬼”被曝光。所以东莞的这次假文凭展览,在全国开了先河。究竟是哪些人在使用这些假文凭?假文凭泛滥的背后又暗示着怎样的诚信危机? 策划并举办这次假文凭展览的是东莞市中心人才市场策划部的高级经理嘉宾郝荣,他同时也是当地学历鉴定中心的负责人。 主持人:展览现场的反映怎么样? 郝荣:应该说是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从8月7号、8号和8月21号、22号,我们搞了两次展览,都是放在东莞人才市场的一个招聘会上同期举行的。这个展览会应该说引起了包括招聘单位和求职者的充分关注。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前后参观假文凭展的人数,两次差不多几千人。 主持人: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意见? 郝荣:大多数参观的人认为,对持有真文凭的一些求职者来讲,是一种非常不公平的待遇。主持人:发现了假证之后,你们怎么处理?郝荣:先没收,然后再进行处理,处理后上盖一个“假证”的印章。 主持人:你们有权利没收吗? 郝荣:我们这个学历鉴定中心,是深圳市人事局人才服务中心和东莞市人事局人才服务中心合作的一个产物,按照他们那边的要求,都是可以没收的。那么具体一个情况,我们也没有向有关的部门进行咨询。 主持人:展出的假文凭,有假的毕业证书,有学位证书,包括自考的证书等等。那你们把这些东西展览出来,上面还有他们的照片,名字,会不会涉及到当事人的隐私? 郝荣:在这一块我们是做了特殊处理,首先在展览现场,我们会有工作人员在现场维护相关的秩序,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参观的人把假文凭打开,只能看到封皮。 主持人:那怎么起到教育的效果呢? 郝荣:当这么多假文凭放在一块,本身能够起到一个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一样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主持人:你们展览的这些假证,都是日常在做学历鉴定的时候没收的? 郝荣:对。 主持人:这些假文凭是不是都是用人单位送来的? 郝荣:不一定,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人单位,有一部分是个人。 主持人:为什么要做鉴定呢? 郝荣:曾经受到假文凭伤害过的这样一些企业,他们可能非常重视文凭的真实性,当然在目前的情况下,只有一部分单位重视。目前送交我们验证的单位,以行政事业单位居多。 主持人:从你们以往鉴定的结果看,发现多大的比例是假的? 郝荣:从目前来讲,大专以上的这种比例,差不多占了12%左右吧。 主持人:12%的比例,在全国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郝荣:据我的了解,全国应该会超过这个比例。 主持人:使用假文凭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 郝荣:应该说两类层次的比较多,第一类可能是比较低端的这样一些普通人。比如高中毕业的买一个大专,或者本科的文凭。 主持人:他们就算买了假文凭,得到了这份工作,但是他本人的能力可能还不能胜任。 郝荣:应该说迟早肯定会发现,但是有些人可能会利用这样一段时间,或者通过其他一些途径来弥补自己的一些短处,实际上每年都有一些事件的发生。例如利用虚假文凭来骗取钱财的事情,在前一段时间也曾经发生过。 主持人:靠假文凭来骗钱? 郝荣:对,很简单。这个假文凭是他入职的一个敲门砖。过了这一关,他就有机会接触大量的东西了,那可能他在骗取企业高层的信任之后,就可以伺机盗取企业的钱财,这类性质是非常恶劣的。 主持人:如何辨别文凭的真假? 郝荣:很简单,有几个地方,包括照片下面的钢印,包括学生的个人情况,这是两块比较重要的地方。 主持人:这两块都是假的? 郝荣:一般情况是,就比如说这个学生的基本情况,通常而言是打印上去的,而假文凭很多情况是自己填上去的。鉴别这样一个假证,通常有一些程序,首先第一眼我们就叫做“目测”,我们可能就是简简单单的从这份证书的一个制作程度,精美与否,粗糙与否,包括里面的这些纸张,基本上有时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 主持人:目测完了之后? 郝荣:目测完了之后呢,我们会配合相关证件,通过国家教育部的一个网络,上网查询,一般的程序就是这样子。 主持人:现在对这个展览众说不一,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给假文凭者曝光,可以遏制假证的使用,也有人说,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郝荣:我觉得应该回到我们举办这次假文凭展览最初的初衷上面来,首先我觉得,因为在目前这样一个市场环境下,假文凭泛滥,有必要警示社会,让大家都提高这样一个防假意识,这是其一,要防假,第二,不要参与买假或者造假。 据央视《新闻夜话》 《江南时报》 (2004年08月30日 第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