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善待众多个“吴运海”(报道反馈)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30日05:31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陈杰

  本报8月23日财经纵横版报道了靠背垃圾卖废品增加收入,省吃俭用很少购物的天津保洁员吴运海的故事,这篇报道牵动着天津人的心。

  市民冯先生说,这事真实感人,我们这座城市“苦”、“脏”、“累”、“险”等城市人不愿做的工作,众多个“吴运海”都在承担着。但“吴运海”们处于城市消费的边缘,他们建起了、装饰了无数摩天大楼、现代商厦,却无缘享受,只能在外边观景,因为兜里没钱。我国城乡存在二元结构,农民工进城,也凸现社会消费的“二元格局”。让众多个“吴运海”能像市民一样消费,的确是个沉重的话题。

  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消费能力,保障和增加他们的合法收入是前提。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有关负责人看了报道,主动约记者谈这个问题。从众多个“吴运海”的身上,反映政府部门工作存在着“三个不到位”:一是观念滞后认识不到位,关注城镇职工多,关心进城务工人员少;二是政策不到位,设立限制政策多,落实扶持政策少;三是服务措施不到位,管得多,服务少。因此,众多个“吴运海”要求我们切实确立统筹城乡发展、体制保障、服务铺路、政策支撑、保障权益的具体措施。

  他说,既要充分认识城乡差别,更要在缩小差别上下真功夫,坚决消除体制性障碍,强化为进城务工人员的服务;转变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工要进行引导性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从政策上取消歧视性条款,引导全社会拆除歧视性的门槛,给进城务工人员以市民待遇,保障他们的6个权益,即签约权、劳动报酬权、社会保障权、接受培训权、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权和债务追偿权。要让众多个“吴运海”既要有岗位、住得下,还要能消费。

  《人民日报》 (2004年08月30日 第十四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