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降价补偿费是否合乎情理?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30日07:26 深圳商报

  刚买了一辆十几万元的汽车,过了几天,厂家宣布降价几千,甚至上万。这样的玩笑,在这一两年,相当频繁地降临到一些汽车消费者头上。笔者本人就摊上了这样的事情。汽车买了两个月,厂家宣布的价格降了整整两万!

  不少消费者奋起向厂家和经销商索取“降价补偿费”。一些汽车厂家和经销商于是向消费者公开承诺:所有车型一旦在年内发生降价,将给予已购车用户差价补贴。相比之下,大多数厂家,尤其是销量比较大的厂家,则按兵不动,令那些受到降价心理冲击的消费者更为不满和愤怒。

  这种不满和愤怒可以理解。毕竟,上万元终究不是个小数目。不过,细想起来,这样的事情其实是很多的,尤其是在家用电器消费中,你刚买完,人家就降价。不过,此时,消费者的不满似乎并不很强烈。汽车降价之所以会引起降价补偿费,也许是因为所涉及的金钱数额较大吧。

  但是,数额不管是大是小,性质其实是一样的。导致人们懊悔和愤怒的,其实是市场内在固有不确定性,以及人所固有知识的有限性,决策时的非理性。

  不用说,市场是变动不居的,比如价格,就总在调整之中。汽车价格的调整,就是因为企业家认识到了,中国即将完全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开放汽车市场,汽车产业竞争趋于激烈,消费者形成了持币待购心理,要刺激市场,就必须降价。

  从消费者角度看,在这样一个时刻,持币待购可能是一个比较理性的选择。当然,其前提是你并不急用汽车。你急着购买,当然难免今天买完明天降价的事情。

  当然,提出索要降价补偿费的消费者可能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的:消费者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降价的主动权在企业手里,而消费者却不能事先知道相关信息,因此,企业突然降价就是利用了消费者在信息方面的弱势,带有欺骗的嫌疑。

  确实,在价格决策过程中,企业与消费者的信息是高度不对称的。但是,至少在这个案例中,信息不对称其实是个误导性的概念。事实上,在现实的市场中,消费者唾手可得若干重要信息,比如,今年以来,汽车市场降价新闻不断,所有的汽车市场评论都在说,汽车价格还会下降。这样的信息,虽然不够明确、具体、细致,但是,恐怕也已足以让消费者作出大体理智的选择了。

  事实上,大部分消费者也都在持币观望。在很多时候,从众都是明智的选择。而你决定作出与众不同的选择,那么,你就得承担相应的市场风险。当然,不管什么时候,你都得承担你在市场中所作出的决策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因为你也能够获得相应的决策的收益。这就是市场活动的基本制度原则: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也都是负责任的,既对自己,也对交易对手。

  当然,人的经济理性也会诱导个人逃避自己所应承担的风险,而让别人来分担自己的风险。这样的行为可能不合乎市场的逻辑,但是,只要不采取过分的手段,他自然也可以基于自己的欲望,向相关企业施加压力,要求其分担自己的某些风险。一个健全的社会,并不指望每个人的诉求都是理性的,只要它所提供的框架能使人们之间进行理性的博弈,且其结果大体可预即可。

  五日圆桌

  周一至周五评点世事人情

  作者:秋风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