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加大力 追踪清算腐败分子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30日09:38 大众网-鲁中晨报 |
本报北京8月29日讯据《新民周刊》报道,8月19日,媒体报道了中纪委在国内对“‘一把手’家属出国登记报备制”进行试点的消息。近日,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的报告《离岸金融中心成中国资本外逃中转站》指出,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约有4000名腐败官员或其他人士逃往国外,带走了约500多亿美元的资金,其中大部分大案要案都是通过离岸金融中心发生的。据悉,国务院对此已经做出批示,要求金融管理部门尽快洽商提出解决办法。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邵道生说:在2003年末的媒体报道中,已有“4000贪官500亿美元”的“白纸黑字”。而且还有媒体注明,这个统计截止于2001年。又有两年多过去了,这个数字和人数是在增多,还是在减少?这是需要统计来说话的。但是,我看,至少“不少”。 如今,中纪委出台的这个试点,已经说明中央和反腐部门开始系统地采取严厉的措施。 邵道生表示,要强化中央权威的政令畅通。真正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这样几个“指标”是一定要坚持的:一是本地发生的“国企改制中的腐败”、“农村圈地运动中的腐败”、“城市拆迁运动中的腐败”、“大型建筑工程中的腐败”和股市中的“黑金操作中的腐败”,要进行较好的清算;二是加强地方和单位的信访工作,如果是不理不睬,那就是变相地将上访群众往北京“赶”,更不能用权力禁止上访。要做到吴官正同志最近指出的“群众投诉是对我们工作的监督,也是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一定要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三是继续坚持舆论监督,对国内的重大腐败案件,都能够予以坚决的披露,给予真实的报道。 2003年9月29日,《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正式生效,国内一片欢呼,紧接着,《联合国反腐公约》的草案也获得通过。有了这两个公约,就是有了追逃的国际文本,外逃贪官们将无宁日,中国贪官大规模携款外逃的现象终于有望得到遏止。 今年5月10日,第一个由美方正式押送移交中方的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余振东在外逃后回国受审,这不仅意味着对涉案金额高达4.82亿美元的中国银行开平大案涉案人员的缉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更意味着我国通过国际执法合作缉捕在逃犯罪嫌疑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政府对腐败分子的追踪和清算已经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