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教师节,能说说“不合时宜”的话吗?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30日20:49 人民网

  网友:傅一河

  我始终认为,教育是一个需要爱心与血性的事业,今天尤其需要血性。

  当教师仅仅为分数、为职称、为饭碗而战时,教师的职业还神圣吗?

  先说分数。在中考、高考的压迫下,对教师教学成绩的量化考核,已经精确到分数中的小数点后几位。一张表打出来,校长在大会上公布“帐单”,老师下学期的饭碗、评先、晋级、入党、提干统统与之“挂钩”。“分数使得鬼推磨”,有的老师帮助学生考试“作弊”,失了师德,丢了人格。对班主任的管理,也用分数来考核。学生迟到一次,扣班主任的津贴。你说,这把班主任与学生变成了什么关系?难怪有的老师成“魔鬼”,难怪有的学生出走、自杀。这样的“负分”谁负责?

  再说职称。说到职称,几乎每个教师心中都有一些苦涩。辛辛苦苦工作,但“职称”就是提不上去。再看看领导,不用上课,但职称几乎都是“高级”。不上课的比上课的奖金高,待遇好,还有不多也不少、说不清也道不明的“收入”,这能让老师心理平衡吗?有些领导长期脱离课堂,高高在上,不知道今天的学生到底是怎样的,还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他们配享有“高级”职称吗?

  最要紧的是饭碗。校长不是教师选举的,教师的饭碗是校长给的。为了保住饭碗,教师由对学生负责变成对学生的分数负责,由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变成对学生的升学负责,由对事业的负责变成了对校长的“政绩”负责。每年六月,媒体便开始宣传,多少大学生争当教师挤爆门槛,说教师地位提高了,吃香了。实际上,现在究竟有多少人愿意当老师?火爆的背后,迫于就业压力而无奈当老师的因素到底占了多少?有人研究过吗?!

  现在,有不少教师有一种失落感。“身不由已随大流,夜半梦回心不安”。书不是这样教的,人也不能这样育。当一种教育只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为自己服务的目标,这样的教育还会有什么前途?教育目标的偏离,也使现在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不如以前亲密了,甚至显出一些对立。因此,许多老教师怀念过去,逢年过节,学生盈门,一张简陋的贺卡,把老师感动得热泪盈眶。

  多少次我被这样一段文字震撼:“你们都是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如果最优秀的分子丧失了自己的力量,那又用什么去感召呢?如果出类拔萃的人都腐化了,那还到哪里去寻找道德善良呢?”(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因此有人断言:最绝望的腐败并不是官僚,而是知识分子。官僚的腐败只能误一个党派,一个朝代,而知识分子的腐败却误国误民,流弊深远。因为,知识分子的堕落败坏的是整个文化,是思想,是道德,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操守。知识分子的堕落才是一个社会和一个民族彻底的和最后的堕落。

  我想到我们这支教师队伍。我敢说,这支队伍是比较“清白”、比较“过硬”的。我见到许许多多的老师,平时任劳任怨,虽然有时也难免也怨气,但只要一站到讲台上,面对学生,依然激情澎湃。多好的教师啊!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民族复兴的希望”。

  吃粉笔灰,喝红墨水,坐冷板凳,做大学问,初衷不改,壮志未酬。只有当教育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把培养健康、全面、正常的“人”作为教育的目标时,教师们才能真正高兴,高尚得起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