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上戏女生为余秋雨辩护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04:29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我能料到出书后很多人会骂我,更不想让我和余先生之间的关系蒙上模糊和不纯净的投影。但是,躲闪和回避不仅不自然,而且不忠厚。”

  余秋雨作品的畅销,与“批余”声音的此起彼伏,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文化界的一大现象。由《借我一生》引出的一系列话题,更使得余秋雨成为近期关注度颇高的人物。

  在《借我一生》在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上雄踞一个月之际,由已离开母校18载的上海戏剧学院学生马小娟(笔名哈马忻都)写就的一本新书《吾师余秋雨》近日也悄然上架。马小娟对记者坦言:“一切的仰慕和误读,都让我有描述一个更真实的余秋雨的冲动和决心。”还原真实的余秋雨

  十几年来,亦师亦友的关系让马小娟比一般的读者离余秋雨更近,其间关于余的热点话题从未停歇,出于一种对老师的理解,也是对读者知情权的尊重,使她有了写作的冲动。“我觉得很多关于余秋雨的文字,无论维护还是诋毁,都没说到点上,而且其中还夹杂着男人间的勾心斗角。余先生说过,针对自己的激烈言论其实也是对突破原有格局的‘新兴文化生态’的反弹,这种文化生态,在他担任上戏院长时就已经酝酿建立,作为学生,这本书完全是我多年来对余先生自然的认识和感悟。”

  书写一位有争议的名流,马小娟说自己为此也担忧过:“我能料到出书后很多人会骂我,更不想让我和余先生之间的关系蒙上模糊和不纯净的投影,但是,对于一个影响过自己成长走向的导师,躲闪和回避不仅不自然,而且不忠厚,我应该如实地写下来,让读者自己去感受。”余秋雨读后很激动

  马小娟说:“写这本书时我和余老师从来没有通过气,直到书稿写完,我才不得不让他过目。”对于学生的“不敬”,余秋雨表现出一贯的宽容。“他看完后打电话过来,没说好,也没说坏,就发表了一句感想:我很激动。”“因为上戏那段岁月是他生命的转折点。”马小娟说。他把学生“赶”出书斋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感性的笔触描写了为人师者余秋雨:“他从不赞成我们仅仅是谦恭地吸纳、勤快地抄录、广泛地翻阅,在他眼里,那并不是一种值得赞许的学习态势,他鼓动我们走出书斋,行动起来,到生活现场、文化现场去体验、创造。”那时余秋雨的授课风格和今天电视上的演讲颇为相似,“他总是一脸轻松,上课没有讲义,台子上只放着个笔记本,似乎也很少打开,坐在一张椅子上,不紧不慢地聊着,但我们总是被他那些充满激情、饱含一种迫不及待的行动态势的话语所感染。”田小满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