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文学走进人的心灵世界(文艺点评)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05:22 人民网-人民日报

  唐铁惠

  面对文学今日某种程度的边缘化现象,我们的作家和文论家们大可不必听信德里达、米勒等学者对其末日的预测和宣告,倒是应当认真冷静地反思一下问题发生的原因和症结所在,严肃考量一下自己应负的责任及可能拿出和施行的应对举措。

  这首先就需要对文学之为文学的特殊本质有一个准确清晰的认识。从学理上讲,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如果只是用语言来形象地描绘物质的大千世界,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那么毫无疑问,所谓文学就是“间接的艺术”。文学若非具有自己的特殊对象或内容,即一个为色彩、声音等物质手段不能进入、无以呈现的特殊世界,一个只向语言敞开并以语言为家的独特天地,那么它再精制而巧魅,亦不过是像旅游指南、商品广告一样的手段性的东西,是人们“得象”、“得音”、得其背后实质即可抛弃或忘却的“言”,而不可能与真正的视听艺术相媲美。那么,这样一个别有洞天的非物质的世界是否存在?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被泰戈尔称作比大海和天空更浩瀚的“人的心灵世界”和“历史的广阔天空”。由人的知、情、意构筑的心灵世界即无声无色无形无像无嗅无味,它只有语言能够进入,从而是仅仅存在于语言之上和通过语言才能传达。“语言是存在的家”,其实以语言为家的只能是人的心灵世界,以及心灵世界背后的广大历史内蕴。

  克拉考尔说:小说“作为一种文字的作品,它因而能够直接提出和深入内心生活的世界———从情绪到观念,从心理冲突到思想论争。实际上,一切小说都侧重于表现内心的发展或存在状态。小说的世界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连续,这种连续现在常常有某种非电影所能掌握的元素,因为这些元素并不具有可资表现的客观形态。”文学以“不具有可资表现的客观形态”的人之内在心灵世界为对象或内容,而其它艺术恰恰是以“具有可资表现的客观形态”的外在感性世界为对象或内容。不同的艺术各有属于自己的一方独特领地,有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固有不同的研究对象,所以它们在价值论上无高低优劣可比性,没有任何一者可能取代它者。因而,只要人类不失去心灵世界,不失去伟大心灵对于伟大时代的深刻观照,文学就永远不会终结和消亡。

  但是长期以来,一些人常常将文学的语言看作是媒介、载体、符号,以至像俄国形式主义那样,仅仅从“如何言说”而不论“言说什么”来界定文学的特殊性;我们的一些作家亦不明晓文学的独特认知取向和价值归宿,用“观物”的感觉遮蔽了其心灵的眼睛,“花言巧语”来状物,“为他人做嫁衣裳”而浑然不觉。有的甚至更迷恋于物的世界,以摹写情色肉欲来取代对人的心灵世界的开掘和探索。理论的误识和误导,作家的迷惘动摇,在客观上即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消极不利的影响。当文学成为其它艺术的“代用品”,又怎能指望它有更好的命运!本来,文学有盛必有衰,这是文学与其它艺术、其它事物相互作用而表现出的客观运动规律,一如在文学内部各种类型体裁的文学的发展总有此消彼长一样。永领风骚者只能是神话。然而,我们当下的作家和文论家们,若是不能真正认清文学的特殊本质和功能,不能从物的世界返回人的心灵家园,返回历史的深层河床,则文学不仅不会自行复兴,而且也许有一天将会成为博物馆的标本展品。

  所以,从主观方面讲,不是文学卸载了本不应由它承担的社会历史使命,而从此难以产生轰动效应。在我们历史巨变的时代,人的心灵世界固有其惊涛拍岸、山呼海啸的宏伟景观。尤其是当物的世界挤压和吞噬着人的灵魂之时,历史内蕴透过心灵发出的声音更是惊雷轰鸣。而这一“心灵———历史”世界的风云变幻,是图像一类物质手段永远不可能把握和传达的。

  因此,只要我们的作家能看清自己应走的路,充分发挥自身主体的强大能动性,深入生活的内部底蕴,跨进人们的心灵世界,实际地去体验和感受人心的浩瀚壮丽,谛听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声,真诚地倾听它们的殷殷诉求,坚守文学之“康庄大道”,像曹雪芹、鲁迅、托尔斯泰等伟大先贤那样,创作出真正无愧时代、无愧心灵的文学精品,人们就有理由和信心期待文学的春潮重新涌起,再次染绿万水千山。

  《人民日报》 (2004年08月31日 第十六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