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可贵,张维迎也少不得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07:09 深圳商报 |
刚刚结束的中国企业家论坛给人以深刻印象,其中,张维迎与郎咸平两位经济学者的争论最为抢眼。这场争论的焦点在于怎么看待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郎咸平认为这是一场“国有资产流失”运动,而张维迎等经济学者都认为,这是“是创造财富的过程,而不是瓜分财富的过程”。自然,争论难免涉及到一些企业家如顾雏军、张瑞敏等,所以,变成了一场经济界的“混战”。 报纸和互联网上有很多报道和评论。评论的主流明显推举郎咸平而贬低张维迎。一篇评论说,“郎咸平是好样的。”一位自称路边过客的网友质问:“张维迎不知道收了多少私企老板的钱?” 作为传媒人,我认为郎咸平和张维迎的说法都有其道理,而且对这些学术争论,我们外行人还是少介入为妙。但是,应该为经济学界有这么一场争论而欣慰: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重大主题之一,关系很多人很多家庭的幸运与不幸,本来就应该进行充分的讨论而不是“只干不说”或者“禁止争论”。真理越辩越明,这种复杂而且涉及面广的问题,只有通过细致的探讨,才能找到更可取的解决方案。 那种匆匆忙忙制定或实施的决策,效率高则高矣,但反而是让人放心不下。近世以来,我们在这方面吃的亏太多了。所以,对那种一边倒的言论,我们应该保持警惕。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大地上,社会舆论从单一的独奏渐渐进入了多声部、多调性的合奏。从赵燕事件,到奥运金牌的讨论,都有多种判断、多种解读。这说明即使在一些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上,中国人也开始习惯从多角度考虑,这是理性成熟的标志。罗素说过,“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源。”这又何尝不是智慧之源?郎咸平可贵,但张维迎同样也少不得。希望这样的辩论,能成为以后所有重大决定付诸实施以前必须经过的程序。我们的信心惟系于此。 作者:傅盛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