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物在线:一个好学生“二进宫”的犯罪轨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09:18 新华网

  父母眼里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一夜之间成了抢劫犯。15岁的吴刚建,于1987年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因为在狱中表现出色,6年之后也即1993年他获准假释出狱。没有人想到,他在假释考验期间竟然再次作案,1995年,他重犯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他何以由一个好学生变成一个抢劫犯,出狱后又再次“进宫”,从而成为一个监狱“老”犯?

  第一次抢劫他很害怕,但那种怕也让他感觉到一种刺激。那种刺激是“好孩子”无法体验到的。

  吴刚建15岁的时候,因为与同学合伙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那个时候吴刚建正好上初中。

  在这之前,在所有认识他的亲朋好友老师同学的眼里,他都是一个好孩子好学生。这种极好的印象从幼儿园开始,一直维持到小学毕业上初中之后。上了初中之后他开始住校,一周回家一次。整个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他还是很乖。升入初中二年级之后,他偶然和几个男同学,在一天傍晚偷偷离开学校。他们在路上“欺负”一个成年男人,从那个男人身上抢了几十元钱,之后用这些钱到小酒馆里“潇洒”了一次。

  吴刚建说,那次他是真的还不懂得自己的行为就是抢劫。只觉得几个同学虽然年龄不大,但能够欺负比他们年长的成年人,挺好玩够刺激。第一次干的时候,他的心里很害怕,但那种怕也让他感觉到一种刺激。那刺激让他心慌也给他带来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快感,那快感是当“好孩子”永远也无法体验到的。于是,第一次做坏事之后,他和几个同学又做了第二次、第三次……

  从上初二开始,到升入初三,仅仅一年的时间,他和同学抢劫二十多起。二十多次抢劫,而且抢的对象多是成年男人。他们在当地已构成一大害,当地百姓都知道有几个男孩子常常在附近抢劫,公安部门也接到多起报案。但没有人知道是他们干的。

  吴刚建说,那段时间,他们白天上学,晚上出去抢。平常的作业照常完成,做坏事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他的学习成绩。父母老师也不过问他晚上是否出去,出去都干了些什么。

  因为越抢胆子越大,他们的行为使当地百姓失去了安全感,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公安部门不得不动用强大警力,昼夜蹲守。

  1987年3月,吴刚建的几个同伙抢劫一个下班工人的时候,被公安民警当场抓住。这个团伙最后一次的抢劫收入是现金100元。

  碰巧的是这一次抢劫吴刚建没有跟着一起去。

  他没有想到,他的头像派出所每位民警早已铭记在心。当他和同学一迈进派出所大门的时候,他就被接待报案的警察认了出来。

  听到同伙被抓,使吴刚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但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他做过的事,已经完全无法更改,更不可能一笔勾销。

  吴刚建说,其实在被抓之前,公安部门已经掌握了他们团伙的情况。警察也曾到家里找到他的父亲,说儿子做了坏事,触犯了法律。父亲当时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带着警察到处找他。

  当时刚刚过了15岁生日的吴刚建,突然一下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他说一听说同伙被警察抓了,他的脑子里突然一下出现了空白。他被吓坏了,茫茫然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在大街上流浪了几天,他来到了一个同学的家里。恰好这个同学跟人打架,警察到家里找过两次都未果。同学的父亲劝同学主动去自首,把事情跟警察说清楚,同学的父亲不知道吴刚建做过更大的错事,于是让吴刚建陪着同学去派出所。

  毕竟吴刚建年龄还小,明知道警察在抓他,还是跟着同学一起去了派出所。他没有想到,他的头像派出所每位民警早已铭记在心。当他和同学一迈进派出所大门的时候,他就被接待报案的警察认了出来。警察只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一副冰凉的手铐便戴在了他的手上。

  吴刚建不仅参与抢劫,并且还是个小头目。闻听此讯,他的父母、老师同学无不感到震惊。

  他以为自己会被判死刑,后又觉得自己不死将来也好不了,进了监狱的人还会有什么未来,这是他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告诉他的人生经验。

  知道错了却无法更改。年仅15岁的吴刚建,在公安预审面前,采取了一种极端的行为。先是不开口,什么也不说。他以为自己会被判死刑,后又觉得自己不被判死刑将来也好不了了,进了监狱的人还会有什么未来,这是他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告诉他的人生经验。所以,预审员要他叙述作案的事实经过,他不能不说话的时候,就开始胡言乱语,甚至把不是自己做的也说成是自己做的。他说他当时感觉有点承受不了巨大压力,想破罐破摔了。

  吴刚建破罐破摔的另外一种表现,是与亲人断绝联系。接到“起诉书”的当天,他断然拒绝请律师,并拿出了一种“自己做事自己扛,不再连累爹和娘”的姿态,托书记员告诉他的父亲母亲,说“只当你们没养我这个儿子”。随后不再写一个字给揪心牵挂他的父亲母亲。

  吴刚建的父亲母亲都是老师,一辈子教书育人,口碑极佳。当他们确认自己的儿子的确做出了法理不容的事之后,他们默默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可以想见,一生靠脸面和荣誉生活的两位老人,在众人指指点点的闲言碎语当中,是如何煎熬着的。得知儿子被抓之后,吴刚建的母亲当即病倒,住院一个多月卧床不起。重大的打击面前,母亲几乎被打垮。所以,吴刚建被抓之后的所有事务,都要由父亲一人来承担。父亲先是来到公安局,问明儿子的具体案件审理进展。之后,吴刚建在看守所里的所有生活用品以及所有的法律事务都要他来管,这个并不强健的父亲,从那时候开始便每每奔波于司法各部门。

  从他被抓到被判入狱,他的父亲母亲竟没对他说过责备的话。更让他无地自容的是,父亲把儿子的误入歧途,全部归结在自己头上。

  “建儿,久等‘委托书’不到,无法为你请律师,心急如焚。去法院问,才知你态度,甚是痛心。养你二十年,是你一句话就能勾销的吗?你能扛自己的罪错,扛得起带给我们的痛苦吗?请速寄‘委托书’,律师已谈好。”

  这是吴刚建在看守所里收到的父母亲的第一封信。吴刚建说,收到了父母亲的这封信,一度自认为刚强的他,在看守所里号啕大哭,哭了整整一天。

  吴刚建说,从他被抓到被判入狱,他的父亲母亲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责备的话。更让他无地自容的是,父亲把儿子的误入歧途,全部归结在自己头上。父亲说是他这个做父亲的没有尽到责任,没有管教好儿子,致使一个曾经优秀的孩子一下子成了抢劫犯。

  随后,父亲提前退休了。吴刚建说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儿子出事后,他承受不住别人异样的目光,忍痛割舍了自己的事业。当时父亲只有55岁,还没有到规定的退休年龄。据说,父亲最后一次抹净书桌,谢绝了同事们的挽留,惶惶然离开学校的时候,脸上老泪纵横。再以后,吴刚建的父母搬了家,没说为什么,但吴刚建说他心知肚明。吴刚建入狱后,父亲总及时寄给他需要的书籍、学习资料,供给他充足的精神食粮。母亲月月来看他,带给他全部生活所需。但家里的事,父母亲却很少跟他提起。

  这些,成了当时尚未成年的吴刚建入狱后重新站起来的全部动力。从未成年犯管教所,到北京市第二监狱,吴刚建以他自己的努力,用6年的时间,走完了他9年的监内刑期。

  儿子假释出狱,父母用他们微薄的收入,在酒店宴请宾客,大吃三天,就是想让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看看自己的儿子变好了。

  1993年,吴刚建获准假释出狱,正好22岁。这个年龄,也正是一个长大成熟的年龄。吴刚建在狱中的表现,让他的父亲再次感觉到:儿子还是原来的儿子。儿子曾经做错了事,但是他改正了。

  当吴刚建走出监狱大门的时候,看到前来接他回家的七八个亲人,他说不清当时自己的心情到底是激动还是不安。在拥抱父亲的时候,吴刚建哭了,父亲也哭了。母亲没有哭,说:“你出来了,我高兴,不哭。”

  吴刚建的父母亲的确高兴。对他们来说,儿子错了不怕,关键的问题是他改过了。所以,他们不再顾虑儿子坐过监狱。他们为了庆祝,为了让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看看自己的儿子变好了,他们用辛苦攒下却从来不舍得乱花一分的钱,在一家饭馆订餐,把凡是知道吴刚建入狱的熟人全都请来吃饭。

  接下来父母亲在家陪着儿子。整整10天,三个人在家里,每天算计着做好吃的,为度过了6年“苦日子”的儿子补养身体,然后聊天。他们聊儿子入狱前后的事,儿子说在狱中的生活。父母亲仔细地听,然后也说儿子入狱之后他们的矛盾担忧。除了买菜和每天的生活必需品,三个人都不出门。他们面对面手拉手,常常聊着聊着就哭起来。有时候,是母亲先抹眼泪,继而儿子也哭了,最后父亲也哭了。这个时候,三个人谁也不再控制,哭着哭着三个人便抱在了一起。

  吴刚建说,他这6年的狱中生活,带给他最大的收获,是跟父母亲的感情更近了。以前他没有这么深的体会。父母的心中,儿子还是他们原来的儿子。他们没有发现,已经跟他们分离了6年的儿子,有了怎样的变化。

  20多岁年轻气盛好高骛远,并没有因为沉重的牢狱生活而有丝毫削减。想做大事的急功之心日切,他陷入了焦虑状态。

  看着儿子一切逐渐恢复正常,父母亲也慢慢地回到了自己生活的轨迹。他们重新受聘于某中学,继续教书育人。在这之前,父亲为吴刚建联系了一个中等专业学校,让他去补习文化知识。

  这个学校以函授为主,每周六面授。与此同时,父亲还为儿子在驾校报了名,父亲说开车也是一门技术,很快会成为现代人现代生活的必需,应该学会。母亲则通过熟人给儿子找了份工作,推销一种机器配件,因为有熟人帮助,正常情况下如果尽到努力,月收入可达一两千元,这在当时应算不错。

  感受着父母亲人的关爱,吴刚建发誓要从头再来,一定要奋起,把6年的青春损失补回来。同时他要向世人证明6年的监狱他没有白坐。所以,出狱后大约七八个月的时间,吴刚建沿着父母亲帮他设计的轨道生活。其间他也在考察,他的心里想的最多的是自己怎么样做才能比别人更强。工作虽然努力,但他的内心并不满足。他希望自己干得更出色,赚的钱更多。20多岁的人年轻气盛好高骛远,并没有因为沉重的牢狱生活而有丝毫削减。而这种好胜之心在吴刚建的个性里所潜在的危险,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对现状不满,想做大事的急功之心日切,吴刚建陷入了焦虑状态。

  恰在此时,他曾经的同案,与他前后脚出狱的朋友来找到他,朋友说想自己搞公司,问他愿意不愿意一起做。朋友宏伟的设计蓝图很快打动了吴刚建。他毅然辞去了正在做着的工作,与朋友一起办起了公司。

  因为朋友的父亲做同行业,暗中帮助他们招来了第一批业务。公司很快进入了一种良性的运转状态,预期效益近在咫尺。

  当他看到自己多年的哥们儿,已经吸得骨瘦如柴,他又一次放弃了自己理智的选择。他不知道,这次放弃会将他的生活改变得如此无法挽回。

  不幸的是手里刚刚有了钱,朋友便染上了毒品并很快吸食成瘾。本来就不扎实的公司当即陷入困境。此时,作为公司的一个小股东、合伙人,吴刚建完全可以退出,另谋出路。当时他也确实下定了与朋友“分手”的决心,但毕竟这个朋友曾经跟他“患难与共”。所以,当他向“朋友”,也即公司的老板提出“分手”的时候,内心非常痛苦。他没有想到自己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会在顷刻间改变。当他看到自己多年的哥们儿,已经吸得骨瘦如柴,一阵风就能将其吹倒,一种强烈的怜悯之心使他又一次放弃了自己最理智也是最合理的选择。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他的这次放弃再一次将他的生活彻底改变。

  吴刚建继续留在了朋友身边。一方面他帮助朋友戒毒,一方面八方努力,企图使他们的公司起死回生。

  然而,很快他发现,自己倾尽全力的作为,在朋友的巨大消耗面前,完全是杯水车薪。为了维持朋友戒毒的所需,吴刚建不得不把公司原来的业务再次拾起。一些老的客户重新又联系起来,但这个时候,公司已经完全没有了做任何业务的能力。他对记者说,当时他们其实就是能蒙点儿就蒙点儿。蒙的方式就是有客户需要他们供货,他们便先收取预付款,那时候他还时时想着尽量争取别让自己真的成了骗子。所以,每收到一笔预付款,他都想去争取把货给人家送到位,但是,那些预付款他都拿了给朋友戒毒和维持公司的正常支出了,哪还有钱去找货?

  就这样得过且过,慢慢堕落,他知道自己是堕落,却每每自欺欺人,用心里的不安和“非主观故意”安慰自己。他不想自己真的成为一个坏人,虽然他曾经有过劣迹。但最后,他已经无法控制自己。公司到最后,几乎是明摆着骗。有客户要某种货物,他知道根本就不可能搞到,公司里也没有存货,但还是答应对方说“没有问题”……

  不能说吴刚建不想悬崖勒马。他想使公司有所转机,甚至他还幼稚地想一旦公司有了转机,他会把骗客户的钱全都还上。但是,这个时候,他的所谓公司,已经负债累累,上无片瓦,没有了丝毫继续经营的可能了。

  最终支持他同意作案的理由竟是:侥幸不被发现。

  朋友的女友结识了一个自称“商人”的男人。朋友的女友说这个人非常有钱,在她面前大把大把地挥霍,他那挥霍的样子,一看手上的钱就不是好来的,要么他是一个骗子,要么他是一个贪官。而他在她面前之所以如此表现,无非是想得到她。

  朋友心生一念:没准儿他的钱也不是好来的,爽性我们把他抢了。以恶抗恶为民除害,还能缓解我们自己的困局。吴刚建当即反对:就是困死,我们也不能再去做犯法的事了。“真到生死面前,我们还是应该首先活命,命都没有了还管什么犯法不犯法?!”朋友说服他。

  “你怎么知道他肯定有钱,并且带在身上?”吴刚建有所松动。

  “她已经看好了,那人拿了一个大箱,里边都是钱。”吴刚建才发现原来朋友早有准备。

  “那好吧,就这一次,成不成都不再干第二次了。”与其是说给朋友,不如是说给自己。此时的吴刚建内心充满了矛盾,最终支持他答应朋友的是:侥幸不被发现。

  那个“商人”是个外地人,自己说在北京做生意。而实际上他是南方一个大省某城市市长,为了所负责的城市审批某个项目来北京。在一次与朋友吃饭的时候,认识了吴刚建朋友的女友。正好当时他在京的所有事务基本办妥,只等相关领导签字同意。习惯于繁忙的市长在等待的时候甚觉无聊,于是开始与吴刚建朋友的女友逗闷子。吴刚建和他的朋友都没有想到,自己此次冒犯的是一位有权有势的市长大人。

  精心策划之后,他们让朋友的女友跟“商人”约好,到饭店去找他。当“商人”欣然开门,以为弥补自己在京期间空虚的小姑娘即将到手的时候,吴刚建和朋友一起冲了进来。

  按原来的策划,吴刚建一伙要挟对方的说辞就是:你多日骚扰我女朋友,今天被我们当场抓住。我们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你对她心生歹意。如果不想找麻烦,就乖乖地拿出钱来。之后我们井水不犯河水,各自走路。

  他们没有想到,对方根本不认账,而且态度极其强硬。进门没几分钟,双方谈崩,陷入僵局。

  吴刚建和朋友几乎同时都意识到此时没有了退路。他们当即用事先准备好的绳子把“商人”捆住,拿了他的两个箱逃离了饭店。

  他想把抢来的钱送回去,跟对方说刚才开了个玩笑。但事情并没有向着他所预想的方向发展。当他接通电话的时候,被抢者身边已经布满了警察。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当他们来到事先预订的另外一家酒店,把两个箱同时打开的时候,那整整一箱的现金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成功的快乐。却相反,另一只箱子里边的身份证件以及那一沓机密文件,让他们当即冒出了冷汗。

  “算了,把这些给他送回去。就说我们跟他开了个玩笑。现在就给他打电话。”吴刚建抑制着自己的心跳,带着颤音说。他没等朋友回话,就让同伙,也即朋友的女友拨通了那个“商人”的电话。

  吴刚建此时已经完全意识到当初听信朋友的规劝,铤而走险在他的生命中是多么大的错误。他生怕朋友再次让他犯下更大的错误。他不想再给朋友这样的机会。他希望此事能够及时平复。

  然而,事情并没有向着吴刚建所预想的方向发展。当他接通电话,说“刚才开了个玩笑”的时候,“商人”的身边已经布满了警察。是“商人”所住的饭店的工作人员,见他们行踪诡秘,面带凶相报了警。警察很快循着踪迹找到了他们落脚的酒店。

  此时,吴刚建的精神彻底崩溃,刹那间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从这个6层楼房的窗口跳下去。跳下去他不是想逃跑,而是真的想死,他想结束自己。

  然而警察还是及时冲过来拦腰将他抱住了。

  此次被抓距离他假释出狱仅两年的时间,他还处在假释考验期内。他无法想象自己将如何面对父母、如何面对曾经对他苦心教诲的管教,甚至他不知道如何面对同在狱中服刑的罪犯。太丢人了!吴刚建觉得自己实在没有脸再活下去了。

  接下来的一切程序,吴刚建并不感到陌生。1995年,吴刚建因犯抢劫罪再次以无期徒刑被判入狱。

  如果说,吴刚建第一次入狱,是因为年幼无知,不懂法律,这第二次入狱,他再也找不到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为自己解释了。父母的绝望,他完全能想象得出来。

  果然,二次被抓之后,父亲不再像第一次那样宽容。他只给吴刚建写了一封信,说:我对你唯一的要求,是在我退休之后,你———我唯一的儿子能够留在我的身边。可这一切,似乎已经不可能了。接下来父亲拒绝与儿子有任何形式的往来:不再给吴刚建写一个字,也不到狱中看他。不许任何人提及儿子,儿子写来的信他也不看。

  生平头一次,吴刚建对自己的人性产生了怀疑。也生平第一次,他对自己产生了绝望。他无数次地责问自己:我还是个人吗?!我配做一个儿子吗?父母恨他,有一千个理由。

  整整3年,吴刚建沉浸在对自己的绝望情绪当中。1998年,监狱安排吴刚建当上了“二监”小报《新路报》的通讯员。这张监狱小报便成了他与家人重叙亲情的一个载体。他把对父亲的思念、自己的懊悔和内心的煎熬写出来,第一篇文章见报之后,他剪下寄回家里,父亲看后号啕大哭,并于次日来监探视……

  母亲每月都来,从来不说家里的困难。她说:“我和你爸商量好了,给你买了‘养老保险’,你将来没工作,用得上。咱家房子买下来了,归你。家里的存款用的是你的名字,也归你。”她还说:“如果我们不在了,你要好好生活……”

  他犯了几乎所有从监狱里出去的人的通病:太想成就大事,而多年的狱中生活又使得他根本不具备成就大事的能力。

  吴刚建对记者说,十几年的狱中生活让他想明白了许多事,可惜他明白得太晚了。自己由一个好孩子,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变成了一个让百姓恐惧憎恶的坏蛋,其实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没有太大的关系。应该说他的父母亲在对他的教育方面,一切正常,没有任何问题。学校也没有问题。如果一定要说他们有问题,那就是他在狱中的6年服刑生活,他已经改变了,而父母亲忽略了他的变化。

  他当时跟人去抢劫也不是为了钱。到底为了什么,很多年他都没有想明白。但现在,他想明白了。正如他小学时候的一位老师说的,他当时作为一个青春期的男生,一切都很顺利,陷入了一种迷茫状态。生活没有压力,他感觉平淡。不知道自己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去走,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究竟想干些什么。他完全迷失了方向,失去了人生定位,所以片面追求刺激。

  第一次出狱后,他又犯了几乎所有从监狱里刑满出去的人的通病:太想证明自己,太想成功,太想成就大事,而多年的狱中生活,又使得他根本不具备成就大事的能力。急功近利使得他再一次走上了歧路,是必然不是偶然。

  吴刚建说,这是他用十几年的牢狱生活作代价,想明白的一些事。他特别想提醒和他有着同样境况和心态的人,一定不要再走他的老路。脚踏实地,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任何不切实际的空想都会使其重蹈覆辙。

  所幸经过努力改造,现在吴刚建的剩余刑期还有7年。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能够回家。(注:文中服刑人员为化名)(刘晓玲)(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