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初探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17:45 贵州日报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从物资极度匮乏到整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国个人所得税自1980年开征以来取得了很大成绩,纳税人群体已由当初年度16万人次发展到2003年的1.8亿人,税款征收总额达1417亿元,占全国税收总收入的6.93%,城镇人均缴纳个人所得税达566.80元。但是应该看到,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还未达到公平税负、增进国家财政收入、调节分配、抑制两极分化、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个人所得税1980年开征的时候,全国职工平均年工资仅为762元,月平均工资为63.5元,而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的月扣除额为800元,高出职工年平均工资总额,广大工薪阶层的月收入远远达不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广大工薪阶层处于个人所得税征收的范围之外。随时间的推移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职工正逐步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但是与此相联系,个人所得税分项征收的11个税目中,没有一个税目能够涵盖民营企业主的个人收入所得。歌星、球星、影星、各类承包商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占个人所得税收入的份额也很低。这说明由于税基偏窄,征收手段落后,个人所得税还未起到调节分配的作用。社会依法纳税意识普遍淡薄、税务部门的征管方式落后等还使大量非单位性、非工资性、非职务性灰色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流失。个人所得税征管刚性不强,偷逃税几乎没有任何风险可言;代扣代缴义务人综合素质不高,代扣代缴效果不理想;个人所得税偷逃处罚远远没有到位;税目分项设备不尽合理,税收死角大,缺乏分项与综合征收相结合的税法条款;缺乏公民纳税人申报体系和强有力的协税护税网络体系,都导致大量个人所得税流失。

  解决存在的问题,一是拓宽税基,降低税率,实行综合与分类征收,调整起征点和扣除率,适时开征赠与税、遗产税。正确选择税制模式,改变现行的分类征收,实施综合分类混合征收,将个人所得全部或大部分收入纳入个人所得税征管范围,以扩大税基,改变目前税基偏窄的状况。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将民营企业主经营所得中用于个人与家庭消费纳入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纳税人不能如实申报,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经营所得中的消费数额,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个体劳动者经营收入等合并征收,避免因收入性质难以界定而造成征纳分歧。

  调整工资薪金劳务收入、经营所得等劳动性收入税率,使之低于非劳动性收入的税率;提高工资薪金收入起征点,使个人所得税征收既充分体现调节个人分配、鼓励劳动致富的社会宗旨,又达到拓宽税基,保证财政收入的目的。赠与税、遗产税,对于调节财富转移,抑制两极分化,具有重要作用,应适时开征。

  二是建立公民纳税申报体系。目前代征代扣源泉控管随税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方式,因税务机关人员、装备、素质等因素制约,漏洞很多。建立公民以身份证号相统一的个人纳税申报体系,由公民每年度申报个人所得,不仅有利于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严防偷逃,增加财政收入,公平税负,调节分配,抑制社会两极分化起积极作用,而且有利于党和国家全面建立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防止腐败蔓延,打击经济犯罪,同时与国际个人所得税征管方式接轨。当前在大中城市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银行、保险、海关、电力、电信、证券、石油石化、烟草、航空、铁路、水运、公路、房地产、供水供气等行业以及审计、会计、税务师、演出团体、民营企业、各类承包、租赁商等中介机构和企业,逐步实行公民个人申报纳税体系,全面监控个人收入所得非常必要,应当及时推行。

  三是建立跨行业、跨地区的公民收入监督信息共享体系,有效地对公民收入所得进行监督,使个人所得税公民据实申报,打击偷逃税行为,工商、司法部门查清公民财产状况成为现实。

  四是尽快建立公民信用制度,切实实行个人实名账户。

  五是建立强有力的协税护税网络。

  六是加大税务部门的执法刚性,做到奖惩分明。

  七是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代征代扣制度。

  八是加强对税务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业务知识教育,提高征管能力。

  九是加快税务部门电子信息化进程,加强税务机关必要的装备,使之适应不断发展的税收征管工作需要。

  作者:石亚平 来源:贵州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