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自主命题会不会成为“自主泄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1日00:01 红网

  《南方周末》8月26日报道了上海高考历史卷有泄题之嫌的报道。上海一中学的副校长、历史特级教师在考前讲座里介绍的历史题与上海高考历史卷惊人相似,特别是主观题,“从材料到命题角度,再到标准答案的关键词都‘猜’得如此相同”。

  就个案而言,上海高考历史卷是不是真的泄题,自然尚需时日来求证。但是从中可以发现,像上海这样采取自主命题模式的高考形式,泄题的发生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很难避免的,因为缺乏监管,自主命题搞不好就成了“自主泄题”。

  自主命题一般是两种形式,一是委托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二是组织本省知名专家和权威教师命题,由于委托命题的成本较高,组织本省知名专家和权威教师命题的形式比较普遍。目前全国有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江苏等11个省市实行自主命题,基本上都是由各省市考试院、考试中心组织本省市人力资源进行高考命题的。从理论上讲,自主命题的风险系数小,因为一省的卷子出了问题不会影响到全国;但是从实际操作上来讲,虽然高考大一统、全国一张卷的命题模式备受批评,但是自主命题囿限于一省之内,在保密、回避等环节上的执行难度较之前者大得多,风险非小反大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自主命题是近一两年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出现的新事物,针对自主命题流程监管的全国性规定暂时缺失,使得自主命题的安全性大打折扣。

  除开命题组织形式先天不足和相关制度建设迟滞以外,自主命题的特殊作用也使泄题的可能性大增。自主命题在消除全国各地教育差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化了一省之内高中的竞争,这使某些中学会不择手段地展开考前“公关”。一般地讲,参与自主命题知名专家和权威教师的人格水平是比较高的,但是因为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害关系,在“抬头不见低头见”、“君住城南,我住城北”之类的说辞里,有意无意的泄题恐怕是很难避免的。特别是像上海高考历史卷涉嫌泄题风波中的当事专家,其本身就是一所中学的校长,这样的情况在实行高考自主命题的省市里并不鲜见,所以高考命题过程中出现“自主泄题”也绝非危言耸听。

  从高考改革来看,自主命题是大势所趋,但是作为新事物的自主命题一定要稳妥推进。很多人对高考考场出现的作弊口诛笔伐,但须知在命题源头上出现的泄题,远比那些在考场上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可怕得多、为害大得多。(稿源:红网)(作者:蒯威)(编辑:徐志频)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