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万源市财政赤字逾亿元 仍花巨款请明星演出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1日08:04 新华网 |
核心提示 地处贫困山区的四川省万源市年财政收入4000万元左右,2002年财政赤字高达1.6亿多元,但一场纪念活动耗资约2000万元 请宋祖英唱4首歌花了42万元,是当地农民年收入的210倍 请明星、看演出成了“政治任务”,红头文件强行摊派购买门票 当地一名公务员月工资400多元,强行被扣除近1/5 8月25日,四川省万源市某局公务员郑毅(化名)发现工资单上的“补贴”栏的数字是“零”,他的当月工资整整少了78元。万源市地处贫困山区,一个普通公务员的月收入仅400多元,78元是郑毅近1/5的收入。 这一天,万源市很多行政和事业单位员工,都发现自己当月收入减少了。更有迹象和传言显示,往后数月这样微薄的工资能否按时发出都将成为问题。 “都是那场豪华演出害的!”郑毅拿着工资单气愤地说。 纪念万源保卫战胜利70周年 贫困市花巨款请明星出演 万源地处川东北大巴山腹地,川、陕、渝三地交界处,是四川省达州市辖的县级市。2000年,万源被国家确定为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市。据该市一份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材料显示:该市2002年的财政赤字高达1.6亿多元。然而,当地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邀请明星、大腕前来举行盛大演出,并以红头文件方式,强行摊派各单位购买价格高昂的演出门票。 今年8月7日,万源市付出巨额报酬请来著名歌星宋祖英、费翔等人,其中,仅宋祖英一人独唱4首歌的税前报酬就达42万元,相当于当地农民平均年收入(2002年)的210倍。当地一些人士对记者说:“红军烈士若是地下有知,还能安眠在自己洒满鲜血的这片土地上吗?” 为了纪念万源保卫战胜利70周年,早在一年前,万源就成立了专门的筹备班子,由市委书记牵头。纪念活动包括北京人民大会堂座谈会、“重走红军路”旅游观光、万人签名暨街头群众文化宣传活动、70周年纪念大会和专场文艺演出。万源市一些干部群众说,“举行一些活动来纪念和缅怀烈士、继承红军优良传统是非常必要的。但花巨款请明星演出,这让人实在无法接受。” 据知情人透露,整个系列活动中,让当地领导和政府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最多的,正是普通干部群众提出强烈反对意见的专场文艺演出。 明星日程决定庆祝活动日程 红头文件摊派演出票5000张 “请来宋祖英一直是市委领导的心愿。”———多位万源市干部向记者透露。2003年9月19日,万源举行了“首届大巴山旅游节暨万源建市1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以高额报酬请来著名歌星孙悦等人。原本邀请的头号演员是宋祖英,但因日程冲突没请到。 此后,万源市委领导多次在会议上强调,一定要想方设法把宋祖英请来。在有关部门的再三努力下,宋祖英终于同意来万源演出,她的档期就定在今年8月7日。有资料显示:8月6日,宋祖英在四川威远参加当地一场商业演出;8月8日,宋祖英抵达邓小平家乡四川广安,参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广安行”彩排,8月10日参加在广安的正式演出。8月7日正是她在四川的一个空档。宋祖英档期敲定后,万源有关部门全力动员,并按这个档期来确定这场大型晚会、乃至整个庆祝活动的日程。万源市委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指出:“周边的县、乃至上级达州市,也从没能请来宋祖英。我们能够请来,就要大张旗鼓地搞好演出!” “多荒唐啊,居然根据一个明星的档期来确定纪念活动的日程!太不像话了。简直是给万源这个红色城市抹黑!”———一些干部群众对此议论纷纷。 作为贫困山区,万源甚至没有足够大的专门演出场地。万源市委要求万源中学腾出体育场作为演出场地,耗资购买了1万把沙滩椅,搭建观众席,并从数百公里外的成都请来专业人员搭建舞台。普通舞台搭建人员一天的补助费就是80元。 7月17日,中共万源市委办公室、万源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发出“万委办【2004】38号”红头文件———“关于做好‘红色万源’主题晚会演出票分配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纪念活动是今年我市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全市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盛事和喜事。为了确保晚会取得圆满成功,现将演出票分发方案印发给你们……”通知要求各单位必须在7月30日前到市委宣传部购票。 这份文件,详细列出了万源市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各乡镇的演出票分配情况,在每个单位后面都详细标明了必须购买的4种不同档次票的具体张数。文件还详细列出了票价:主席区每张400元、VIP贵宾票每张320元、甲票每张220元、乙票每张150元。 这份文件共摊派演出票5000张,其中主席区票1000张、VIP贵宾票1500张、甲票1500张、乙票1000张,票款合计136万元;共向211个单位进行摊派,从市委、人大到小学、幼儿园,从各个乡镇到主要企业,几乎涵盖了小小的万源能够称为“单位”的所有地方。 有权有钱的政府部门摊派少 负债累累的中小学校叫苦不迭 这份文件,让被摊派的单位叫苦不迭。万源原本就长期处在巨额财政赤字中,各单位经费一向非常紧张。许多单位连差旅费都要干部自行垫付,医疗费长期不能报销的单位更是比比皆是。类似的演出门票摊派,去年已有过一回。短短一年内再次摊派。 万源市委领导则多次强调:“这是政治任务,各单位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最终,各单位被迫以各种方式筹钱完成了这项“政治任务”。一些实在有困难的单位,只好以原价完成购票任务,再以半价把票卖出,以减少付出的代价。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记者从达州市有关部门查到的资料表明,由于地方财政吃紧,万源市有关部门不断减少教师编制和数量,导致该市中小学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即将迎来的秋季开学,万源教师缺员将达1100余人;万源全市学校的危房面积达到5.6万多平方米;万源“普九”教育欠债高达6100多万元。然而,在这次大摊派中,很多连校舍都无钱维修、连老师都发不出工资的学校被摊派门票的数额甚至远远多于党政机关。 在万源红头文件中,仅直接摊派到教育局和市区各学校的,就有10个单位、417张票。据知情人介绍,摊派给53个乡镇的1530张票中,又有很多被乡镇再次摊派给乡镇各中小学校。“这简直就是对原本就穷得掉底的学校的一次‘抢劫’!”知情人说。 把摊派演出票的文件与万源“普九”教育欠债情况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几个数字的对比触目惊心:以万源中学为例,其欠债总额高达1200万元,却不仅要提供操场作为演出场地,还被强行摊派演出票90张;太平二小欠债总额高达44万元,被强行摊派演出票48张,而且该校学生参加这场演出的伴舞,服装费用两万多元还要学校自己支付。 不过,那些有实权、有财力的政府部门被摊派的并不多。市外贸局仅被摊派了两张,市招商局仅5张。即便是当地很好的单位市工商银行,也仅被摊派20张门票,数量远远少于一个欠债累累的小学! 一位小学教师告诉记者:“一张票,可以支付我们教师1个月的工资,可以让娃娃好好地上一年学!真不明白,政府欠着我们几年的工资,还要摊派学校买票看演出。就算来的是仙女,我们哪有心思看下去啊!” 万源全年财政收入4000万元左右 知情者称纪念活动耗资约2000万元 摊派5000张票远远不是贫困的万源所付出的全部代价。为了这场庆祝活动,万源市委、市政府从中央、省、达州市有关部门邀请了600多位嘉宾前来参加,加上随行工作人员、家属,总共将近1000人。据知情人透露,他们的吃、住、行全部由万源财政买单,自然也包括看这场盛大的演出。在这些嘉宾收到的请柬中,就附带着一张演出的主席区票;倘若是万源籍的,就会收到两张票,邀请家属一同前来。 因此,这场总共有1万名观众的盛大演出,用公款买票的就有6000张以上,而整个万源市城区的人口也不过5万人。 除了市委、市政府出面邀请的这些客人外,万源市委、市政府各部门也纷纷邀请自己的上级部门领导、相邻县市兄弟单位领导前来参加活动、观看演出。这些又用公款买了多少张票,已经难有具体数目;而买票之外的吃、住、游、玩、交通费用,难以统计。 8月6日至7日,万源城内所有能用于接待的旅店全部客满,连10元一夜的简陋小旅馆也住满政府部门邀请的客人。万源市某局邀请的上级部门和兄弟县市的同行没有地方住,只好花1000元包下一座茶楼,玩个通宵。 那两天,万源每个旅店都有市委、市政府派出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接待安排;万源市所有单位的车辆都被调集起来统一调配使用。除了参加活动和看演出,万源还安排来宾参加各种旅游活动。据透露,仅在著名的漂流胜地龙潭河,1000多名来宾的漂流费用就高达10万元,全部由当地政府买单。 8月7日晚,万源中学操场上,宋祖英、费翔、郑绪岚、董蕾蕾、大兵等明星人物上台演出。仅这些明星演出所上缴的个人所得税高达40万元。 万源市年财政收入仅4000万元左右、赤字高达1.6亿多元,但据知情官员透露,包括座谈会、纪念大会、演出及相关城市装饰在内的整个纪念活动耗资约2000万元。万源市财政局一位前任老领导忧心忡忡地说:“这样下去,万源的财政必将面临崩溃!” 老红军和干部群众议论纷纷 达州市委书记拒绝观看演出 “我老了,但愣是不明白,费翔唱‘冬天里的一把火’和当年我们打仗有啥子关系?”演出现场,一位老红军提出的问题曾让领导尴尬。 “胡总书记在积极倡导‘两个务必’,我们的领导却忙着在这么一个贫困地区搞豪华演出,真是对比鲜明啊!”万源市的干部群众担心,自己的生活将随着贫瘠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 对这场演出有异议的不仅仅是老红军和万源市干部群众,甚至也有达州市委的有关领导。据知情干部透露,达州市委书记晏永和在万源参加了其他所有纪念活动后,坚持离开万源,拒绝观看晚上的演出。“既然号称是商业演出,就应该完全商业运作,我们市委领导不应该参加。”这位书记同时要求达州市委其他领导同志必须离开演出现场。 但是,万源演出的现场及电视直播中,依然介绍晏永和及其他市委领导观看了演出。为此,万源市委有关负责人受到了严厉批评,并被责令写出检查。(记者杨得志)(来源: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