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姚建良:14年耗费3000多胶卷 镜头下记录浦东巨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1日10:33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9月1日电记者 叶国标

  两年前,在与美国一家公司的谈判中,浦东新区特意向对方赠送了一套反映浦东变迁和城市风光的照片。与老浦东相比,新浦东的天空是那么湛蓝,高楼是那么气派,景色是那么迷人。美国客人惊叹之余,询问“照片是不是电脑合成的”,当被告知“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时候,对方的眼神里流露出钦佩和敬意……

  照片的拍摄者是姚建良,浦东陆家嘴集团的一名普通职工。14年来,他耗费3000多个胶卷,拍摄了10万多张照片,用镜头记录了浦东的沧桑巨变。

  1990年4月18日,当浦东开发拉开序幕时,曾在一家建筑公司从事工程项目摄影和档案管理的姚建良心想:“浦东开发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我也要启动一个‘摄影工程’,做一个浦东忠实的守望者,用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用镜头记录浦东开发的伟大实践。”

  从此以后,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姚建良不辞辛劳,挎着15公斤重的摄影包,登高楼、穿街巷、进民居,拍摄浦东的旧貌、新颜和许多“第一次”的历史性事件和场景。

  他选择了几十个拍摄点,进行跟踪拍摄。1993年,东方明珠电视塔竣工,姚建良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拍摄制高点。每年夏末初秋,他都要登上300多米高的东方明珠塔太空舱,以同一视角拍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建设和变化。

  面对这样一组照片,谁都会怦然心动:高楼平地起,陆家嘴长高、变美的过程历历在目,不需要任何文字和解说,你仿佛看到了历史的年轮,仿佛触摸到了浦东的脉动。

  姚建良说:“1839年诞生的照相术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纪实,照片是醒着的记忆,具有超越语言的生命力。”

  那些视角独特、匠心独具的记录了浦东开发历史进程的照片,使姚建良赢得了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评选的“优秀摄影家”等荣誉。

  “并不是我的照片拍得有多好,而是浦东的景观变得快、变得美,精彩源于浦东开发,源于浦东的决策者、投资者和建设者,是他们用智慧、心血和汗水托起了浦东的辉煌。”姚建良感慨,“相机的快门再快,也赶不上浦东变化的脚步。”

  姚建良告诉记者,浦东开发之前,黄浦江不仅是地理上、经济上的鸿沟,也是心理上、文化上的鸿沟。当时,浦东人去浦西,要靠摆渡,遇上恶劣天气交通就阻断了。那时,去浦西习惯叫“去上海”,到了浦西,人们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并嘀咕:“看,阿乡来了。”

  “现在,身为浦东人,再也没有自卑感了,取而代之的是自豪和骄傲。”脸庞黝黑、目光炯炯有神的姚建良说。(完)(此稿配有照片)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