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贫困生迈入大学门(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1日10:54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 ||
考上大学,无疑是一件令众多家长和学生欣喜的事情。但数额不小的入学费用却让部分家长伤透了脑筋。未来的几年里,沉重的学习费用将一直压在他们的肩头,上大学已经成为一种经济重压,甚至成为心理上的重负。如何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顺利走进渴盼已久的大学校园,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老崔和老阎的难题 西郊一个偏僻的家属院里,记者一路询问着来到一排平房前,老崔从房子对面一个临时搭建的小厨房里出来,女儿考上大学的喜庆尚在,但紧锁的眉头分明表露出心中的忧愁:他正在为女儿阿爽的学费担心。 让老崔难过的是,因为学费的事,阿爽到她母亲那儿去了,但老崔也知道,前妻的日子也过得拮据。 老崔今年48岁,最早在一家房地公司做架子工,后来调到西郊的这家工厂做了一名铆工,工资不高,但日子过得还算滋润,女儿阿爽出生后,原本和美的日子反倒出现了裂痕,他跟妻子离婚了,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孩子由他抚养。父女二人所住的房子低矮潮湿,仅有14平方米,中间用一个帘子隔开,房子里最值钱的是一台看了10多年的电视,由于房子里光线太过昏暗,老崔在女儿床的上方开了个天窗,在这个家里,父女俩相依为命,一住就是14年。 2001年,厂子与老崔解除了劳动关系,每月领取200多元的失业保险金,期限一年。随后,老崔办理了申领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手续,每月领取180多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这几乎成了父女俩的惟一生活来源。与厂里解除劳动关系后,老崔也曾多方寻找活计,出外打工,但都干不长,因为他有严重的胃病,看病花的钱反而比挣的钱还多,而且还要照顾正在上学的女儿,给女儿洗衣做饭,看病治疗。 今年高考,阿爽以582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西北政法学院,这让老崔欣喜万分,但随之而来的上学费用让老崔犯了难。老崔粗略算了算,学费再加上孩子的生活费用等,差不多需要6500多元钱。老崔说,孩子考上大学,他就可以腾出手来找活挣钱供女儿上学,女儿,是他的希望所在。 受煎熬的还有个老阎。 老阎的儿子阿刚今年以625分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记者在人流涌动的丰镐路找到了老阎经营的“门面房”,门面显得有些寒酸。一问才知道,这个仅有10多平方米的门面,其实是他们所住的一间房,因为临街,就开了个门,既做门面也用作起居。老阎告诉记者,现在生意清淡,一天下来几乎没有多少收入,不过好在房子是自己的,房租不高。面对记者的询问,他告诉记者,马上就要开学了,妻子带孩子出去买生活用品。 在采访中,有朋友从广东打来电话,询问阿刚考大学的事,老阎欣喜地告诉对方:“西安交大。”随后,又有一个老邻居给阿刚送来一件衣服,老阎连声道谢。老阎弟兄三个,他是老大,两个兄弟都是普通工人,收入不高,也都拖家带口,过得都不容易。妻子来自农村,在厂子服务公司下属的一个工厂打工,收入有限,“挣的钱能够家里的生活费”。 老阎小时候患了四肢小儿麻痹,行动很不方便,除了“门面”房的微薄收入,另一项生活来源就是最低生活保障金,孩子的学费,自然成了让他头疼的事。 助学西安走在前头 老阎和老崔所遇到的难事得到了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他们分别从民政部门领到了3000元的资助款,“帮了大忙”。 记者从莲湖区民政局了解到,截至8月27日,和阿爽阿刚景况相似的还有44人,这些孩子都能领到3000元的补助。 其实,早在去年7月31日,市政府办公厅就转发了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西安市城镇地保对象子女教育资助暂行办法的通知,按照《通知》规定,资助范围为: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的子女通过普通高考,被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和专科院校录取的国家计划内的统招生;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残疾学生通过普通高考或中考,被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和专科院校录取的国家计划内的统招生及高中生(含中专和技校)。 《通知》中说,建立对城镇低保对象子女教育资助制度,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增加就业机会,进而摆脱家庭困境。阿爽和阿刚分别成为今年这项政策的受益者之一。 学校多条渠道为助学 在新生入学的前期,有许多新生为了学费而发愁,但政府的贫困助学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些贫困生的学费和生活问题,已经成为这些新入学的贫困生面临的重大问题。学校方面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西北大学学生处处长令狐培选。 西北大学在这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针对新入学的经济困难学生,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学费缓交制度,首先保证学生顺利入学;在新生入学以后,学校采取一些学费减免措施,受益的学生能占到5%;并在每年的冬季分发补助,为那些在生活上确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些生活用品上的补助,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 令狐培选还提到,在国家贷款的同时,西北大学也积极鼓励困难学生积极参加勤工助学,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图书馆和各院系的办公室中为学生提供96个勤工助学岗位,每个月的工资为120~180元不等,这 些都有效地解决了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同时在学校内为困难学生提供一些兼职信息,使他们能够解决生活问题。令狐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每个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馆进行勤工助学,利用星期天代一个家教,每个月都可以有300多块钱,可以满足一个学生的一月生活费。 在学校努力的同时,令狐还强调社会上的资助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柱,就拿西北大学来说,从2001年~2003年,收到社会上贫困助学的钱从27万多元增加到68万元多;捐赠的人数和企业单位从7个增加到13个。贫困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这需要社会各个部门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才可能较好地解决。 据了解,我市许多大学为贫困生入学均开辟了“绿色通道”。 助学贷款是助学之本 “在这些措施中,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国家助学贷款”,对于助学贷款,西大的令狐培选说,“国家助学贷款从2001年开始,由银行每年给学生贷款6000元,学生在毕业后四年内分期还清所有贷款,贷款利息为平常利息的一半,另外一半由国家政府承担,但因为这几年毕业学生还款率不高,所以全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差不多都停止了,从西北大学的国家贷款人数可以看出,2001年为11人,2002年有637人,2003年有115人,但实际发款只有两到三年时间,现在所有的助学贷款都停止发款了。 令狐老师介绍说,今年上半年国家教育部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决定由政府和学校向银行进行风险贷款,承担贷款中的风险抵押资金,在困难生毕业后的还款问题上,学校和政府进行监督。对于的确有困难到期不能还款的学生,学校和政府将共同承担困难学生的贷款。对于学校的困难学生人数也上调到每个学校的学生人数的20%,如果这一措施出台,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困难学生的学费问题。 银行我们一直为助学而努力 目前参与助学贷款的是四大国有银行,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贷款助学呢?记者采访了中行陕西分行业务零售处的周处长和秦科长。 据周、秦两位介绍,截至目前,中行陕西分行的助学贷款余额有6000多万元,是四家银行里边最多的。在谈话中,二人不约而同都提到了助学贷款是个人信誉贷款,关系到一个诚信问题。银行方面原先以为贷款的学生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信誉度应该高人一等,但从实际操作来看,目前的还款情况一般,贷款学生的还款意愿不强烈。更重要的是,由于目前我们国家尚未建立起一个健全完备的诚信体制,增加了贷款回收的难度。但二人告诉记者,助学贷款虽然风险大收益低,但这个业务他们不排斥,还会积极去做。他们认为,助学贷款应该是目前最好的一个途径。 政协委员屈雅君年初曾就助学贷款中的一些问题交了一份提案,当记者日前采访她时,屈雅君说,当初提了三点,第一个问题是延长贷款期限,即把贷款期限从6年延长到8年,也就是说,贷款的学生在毕业后的四年里而不是两年里还清贷款本金和规定的利息;其次是减轻学生承担的利息,即学生只负担毕业后还款期限里的利息;第三点是增加贷款对象,即将贫困家庭的研究生列入贷款对象之列。屈雅君表示,这个提案递交上去后,银行与我方面有过沟通,但付诸实施,恐怕还得假以时日。 教育厅先解燃眉之忧 为了了解更多的信息,记者采访了省教育厅贷款办的陈主任。陈主任说,目前学校当中助学的措施很多,比如给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发放助学金、设立奖学金、减免学杂费等,而最能帮上忙的就是助学贷款,但助学贷款当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还款问题,原因可能有很多个,比如贷款的学生肯定都是家庭条件不好,刚就业后,免不了要照顾家庭,再还款就显得有些吃力,有的因就业不理想,工作不好影响到收入,想还款但却有心无力,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学生的诚信出了问题,拖着不还等等,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不按约还款,势必会影响到银行方面的积极性,给这项工作增加了难度。不过陈主任表示,国家目前新出了一个关于贷款助学的新办法,相信这个工作会更加顺利规范地开展。 记者在采访当中了解到,除了大家都看重的助学贷款,政府资助、社会捐助等其他方式也给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带来了福音,更多考上大学的孩子得以顺利走进大学校门。未来的几年里,他们也许会背上心理负担,但至少目前他们暂时不用为学费担心,而有时候,有点压力也许还是一件好事。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资助救助都是典型的“救急”,如何帮助贫困家庭尽快摆脱困境,才是根本所在。(文中阿刚和阿爽为化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