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来“养活”世界冠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2日07:30 深圳商报

  雅典奥运会上,对素有“金牌工厂”之称的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来说,他们以4金战绩超额完成了“力争三金”的目标。不过这次超额令辽宁省体育管理部门感到为难,虽然“奖励将不低于15万元”的承诺在全国各省市中已经相形见绌了,但这依然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夺得起金牌,养不起冠军,是这个体育大省无法回避的尴尬(《南方体育》)。

  这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恰恰是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症结所在。我们知道,在计划体制时代,体育运动由政府垄断包干,体委就是唯一的体育组织者。运动员进入各级体队,享受国家干部身份,拿着政府工资(当然也仅仅能拿一点工资),任务就是取得好成绩。据2003年的一次统计显示,辽宁省体院当时已有世界冠军50人,亚洲冠军115人,而全国冠军竟多达1159人。又要重奖,又要“一包到底”,这无疑是笔沉重的财政负担。谁来养活世界冠军,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一个问题。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只是因为它内生于现行的体育管理体制;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必须改革我国现行的体育管理体制。

  首先应该在各类体育运动中尽可能引入市场机制。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说,体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项娱乐活动,人们通过观赏体育而获得赏心悦目的享受。正是这一功能的存在,使得很多体育运动可以在市场经济中成为一项商机无限的产业。当运动员从国家干部身份转变成为职业身份,将从市场中获得更为优厚的待遇,无须政府负责退役后的生活,甚至无须政府掏钱培养。足球联赛在市场化探索面是最为成功的例子。对于世界冠军们来说,“冠军”就是他们头上耀眼的光环,完全可以在市场化运作中开发自身的商业价值,获取更大回报,至少养活自己不成问题。但这里有个前提,就是体育管理体制应该有所改变,运动员享有更大的个人自由。

  当然,并非所有的体育运动都适合市场化运作,比如一些冷门项目,政府的确有必要在这些项目上进行一些投入,甚至培养几个世界冠军。但是政府投入的根本目的应该是鼓励民众健身。把所有运动员都包起来,这有违现代体育精神,也不符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在这些项目上,更多的运动员应该将其作为一种业余爱好,他从事体育运动的前提应该是自己能够养活自己。随手拈来的例子是: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6枚游泳金牌的美国小将菲尔普斯,是个才19岁的大学生,他每天训练只有两个小时。人家是边读书、边工作,边“玩”体育,而我们的多数运动员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拚搏。当然其中有很少一部分人能脱颖而出,披金挂银,并享受到名校深造的待遇,但大部分运动员在退役之后又靠什么养活自己?

  当“谁来养活世界冠军”成为一个问题,传统体育管理体制的弊端也就显现出来。体育主管部门很有必要反思自身的定位:是体育行业的监管者,还是体育运动的参与者;是全民健身的组织者,还是“金牌工厂”的生产者。至于谁来养活世界冠军?答案很简单:是市场而不是政府,是冠军自己而不是纳税人。

  作者:雪里埋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