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执法者,何妨学会善意的疏忽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2日09:35 南方都市报

  经济人之秋风专栏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大量个人和自愿性团体的慈善活动,那肯定是个不正常的社会。行善在当代中国,恰恰是很稀缺的事。因此,不管是舆论,还是政府部门,都有理由创造一个比较良好的氛围,鼓励民众行善。

  但是,处于这样一个人心惶惑、复杂而多疑的时代,这样的氛围却是不大容易形成的。浙江温州人余成锡就碰到了糟心的事情。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余成锡在去年非典期间向北京市红十字会捐赠了价值200多万元的物资。红十字会发现物资中部分有质量问题,余成锡于今年初又拿出一些物资,补齐了200万元的价值。浙江当地税务部门在征收2003年所得税时,不允许今年初补交的那部分价值抵扣所得税。近日,余成锡便将税务部门告上了法庭。据说,这是全国首例公益事业的捐赠能否抵扣税款的官司。

  应该说,税务部门是尽责的。目前,社会上偷税漏税现象相当严重,尤其是在高收入阶层中,税务机关积极征收税款,可以说是合乎公共利益的。但是,坦率地说,具体到本案,税务机关如此尽责的态度,却有点用得不是地方。

  余成锡在捐赠那笔价值200万元的物资时,到底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外人——包括税务机关,只能单方面猜测。他捐赠的不是金钱,最初捐赠的物资中也确实有一大部分存在质量瑕疵——很多人马上会将注意力放到这一点上。但是,重要的是,不管他最初的动机是什么,不管捐赠过程中经过了怎样的波折,他确实总共捐出了价值200万元的物资。

  由于慈善捐赠行为在我们这个社会太稀缺了,因此,从社会的角度看,余先生的捐赠行为中间可能存在的瑕疵比起捐赠本身来,可以忽略不计。即使我们假定——强调一下,只是假定:余先生是为了逃税而捐赠那些物资,并且玩了一些税务上的花样,那似乎也用不着过细地纠缠。因为,最起码,他不是用别的方式,比如将资金转移到海外的方式避税的。一个人,当他想到慈善捐赠的时候,就已经表明了某种向善的可能性。你可以指责他不够纯粹,但是,不纯粹的人总比那些纯粹没有捐赠意向的人更好一些。

  人总是复杂的。在任何一个社会,慈善捐赠者中总是有一些不纯粹的人,他们搞慈善捐赠,大半是拨拉着自己利益的小算盘。假如在一个民间慈善活动非常发达的地方,税务机关对这些人进行严厉追究,也许并无不妥。但在当代中国则不然。因为,对于慈善捐赠,多方鼓励还非常少见,如果稍有不慎而伤害了那些有捐赠意图者的热心,岂不是得不偿失?

  不可否认,确实会有一些人利用捐赠的名义,逃税漏税。在舆论和民众的眼里,某些捐赠行为看起来总是比较可疑。怀疑别人当然是可以的,然而,我们怀疑别人的时候,其实也应当怀疑一下自己的怀疑本身:我们为什么总是用猜疑来理解别人?为什么不能从善意的角度理解别人的行为?我们的社会所缺乏的,正是这样看待他人的眼光。

  余成锡案表明,政府部门也未能免俗。然而,反过来想一下,追究此案,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极端恶劣而明目张胆的偷税漏税行为屡见不鲜,而税务机关却无能为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偏偏跟余成锡先生较真,不允许他抵扣若干税款,这样的态度对于严格执行税务法律果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以至于放过余先生就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考虑到慈善捐赠非常稀缺的现实,对于那些哪怕是存在瑕疵的捐赠行为,税务机关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奉行一种“善意的疏忽”态度。善意的疏忽并不意味着税务机关有意纵容逃税、偷税、漏税行为,而是说,税务机关应当具有更为广阔的政策视野。在某些界限不是非常严格的领域,在某些枝节问题上,执法机关可能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比起严格执法来,会收到更为有益的社会效果。

  不幸的是,人类经常会做出莫名其妙的事情:马加爵这样的连环杀手会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理解,而自行车小偷却会遭到普遍的憎恨。一个强盗会被小说家形容为英雄,而一个道学家些微的过失就会成为全社会的笑柄。一个社会缺乏人性的温暖,其实每个人都需要问一下自己:你是否善意地看待他人?

  本期作者

  党国英: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秋风: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何三畏:媒体从业人员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