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重新调整路网布局 70公里中环线全面开工(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2日15:52 新华网 | ||
打造一个完美“金环” 清秀圆润的立柱一字排开,有的还包裹着一层刚刚浇筑完毕后用于保护的薄膜;不少立柱之间已经架上了轻巧漂亮的现浇箱梁,从横断面看上去就像一只只浅口鸡尾酒杯。 日前,记者驱车行进在中环线北段高架工地,同行的项目部工作人员轻叹:“中环线施工难度太大,这种压力,外人难以想象。” 连“老将”也备感压力 越是含金量高,就越希望快点建成;越是希望快,施工压力就越大。中环线自前期筹备以来就显现出“难啃的骨头”的特征。 对于中环线,上海人有一份特殊的期待—— 每天异常拥堵的内环线,只能采取关闭部分上匝道的办法喘口气;高峰时段,交警们必须站在高架斑马线上疏导交通;内环线与其他高架的交汇口,“肠梗阻”现象久治不愈……外环线更是不堪超大流量货运车的冲击,竣工没几年,三分之二的路都已提前大修……上海太需要另一条环形快速干道来重新调整路网布局,使出入上海中心城区的车流走向更为合理。仅此这一条理由,就足够让处于内环和外环之间的中环成为天生的“金环”。 越是含金量高,大家就越希望快点建成;越是希望快,施工压力就越大。70公里长的中环线自前期筹备以来就显现出“难啃的骨头”的特征,从动迁、公共管线搬迁、沿线单位协调到各施工单位入场,每个点都有不同的情况。也难怪,“战线”如此之长,就算每1公里内出点小问题,加起来至少也有70个问题了。这种压力,让工地上不少“见过世面”的“老将”也备感焦虑。 在中环线共和新路立交工地边的办公室里,中环线东段、北段建设的“头儿”毛安吉,指着墙上的施工图说,邯郸路地道那段施工难度相当大,因为工程实施线与规划红线之间几乎没有多余的施展空间,要保证复旦大学门口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相安无事”,难度可想而知。 有难度的不光是复旦大学门前邯郸路地道那一段。从大柏树到沪嘉立交,9.42公里的高架道路计划于今年底明年初率先贯通,这一工厂、企业、居民区集中的路段施工密度最高,加上施工期间必须开放交通,质量、工期、交通、安全、文明施工……样样都疏忽不得。 “中环”不再是“水泥森林” 中环线施工采取混凝土现浇技术,立柱大大减少。内环线桥面伸缩缝的间隔仅20米左右,而中环线达到90米甚至120米,这在12年前不可想象。 从建设上海第一条环形快速干道内环线,到重新调整上海快速路网布局的中环线开工,整整相隔12年。在这12年中,上海高架道路施工技术有了质的飞跃。 在中环线工地走走,可以看到一根根圆润的立柱,有的是顶部小分叉,有的是两根立柱形成连体,看上去浑然天成,表面光滑如肌肤。立柱上箱梁断面也是轻巧的,箱梁底部呈中间厚两边薄的不规则形状,像鸟儿在飞翔。技术人员说,采用这种设计是为了最大程度减少高架道路“水泥森林”般的视觉压抑,另外高架整体结构也更为牢固稳定,但这一切必须有先进的施工技术作为支撑。 12年前,内环线施工采用的是预制拼装结构,高架结构部件都是在工厂里预制好,再运到现场吊装,立柱、箱梁按统一尺寸制作,显得方方正正甚至木头木脑。按照当时的工艺水平,一跨桥面箱梁长度极限是22米,因而每20米左右就必须有一根立柱,在高架下面看仿佛身处“水泥森林”。另外,高架桥面上每20米就有一条伸缩缝,“跳车”现象难免。 现在,中环线施工采取的是混凝土现浇技术,即先在工地上扎钢筋,并用模板搭好形状,再现场用混凝土浇筑,干透以后拆掉外模板即可。现浇的高架部件完全可以达到不同设计中形状、尺寸的不同要求,外表也更为光滑。此外,桥面箱梁跨度大大增加,立柱减少,桥面伸缩缝的间隔可以达到90米甚至120米。混凝土现浇技术的成熟必须依赖商品混凝土广泛应用和市场规范,这在12年前不可想象。 18家企业共挑大梁 18家施工单位经过公开招投标确定,70公里长的中环线全面开工,地方“王牌军”、外省市和中央部级进沪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起,在中环线工地挑起大梁。 目前,70公里长的中环线已经全面开工。施工最繁忙的北段,大柏树立交桩基工程完成58%,42根立柱拔地而起,主线箱梁已完成3跨;汶水路高架东段竖起88根立柱,11跨主线箱梁;共和新路立交已完成125根立柱施工;汶水路高架西段2.7标桩基完成了30%。 在施工单位名册上,记者发现了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城建集团等地方“王牌军”,也看到北京建工集团、中铁十九局、中铁十三局、中铁四局等有名的外省市和中央部级进沪企业,更让人惊喜的是宏润集团、腾达建设等民营企业也在中环线工地挑起了大梁。经过公开招投标确定的18家施工企业各有特色,中环线建设有着强有力的施工基础。记者杨俊(来源:新民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