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未成年人德育的文化担当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3日05:37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艾斐

  不论是要为未成年人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抑或是要解决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道德难题,都离不开文化。因为文化的本质是文明,而文明的本质则永远都是知识、智慧、道德以及有序的社会、崇高的理想、创造性的劳动和大无畏的探求与进取精神。

  文化的这一本质内容,不仅决定了文化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也决定了文化在道德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人,作为一个自然生命体,唯因其具有文化才使其获得了超越自然生命体的崇高涵义;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生命的自然群落的客观存在,唯因其具有文化才使其获得了有序的衍进能力和丰富的时代意蕴。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文化的意义和作用自当尤其重要、尤其巨大、尤其突出。因为未成年人刚刚步入社会,刚刚开始认识和体验人生,其思想、性格、道德、情操等的形成正处于哺乳期,可塑性很强,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正处于逐渐形成的过程之中,在这个时候,有无文化的介入和洇渗,有什么样的文化的介入和洇渗,其结果是大不一样的。

  文化之所以会在对未成年人实施道德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未成年人那稚嫩而敏捷的意识感应所秉具的天然的接受能力,诚如鲁迅所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另一方面也由于文化自身所具有的本能的易接受性,特别是当这种天然的接受能力和本能的易接受性发生契合与共振时,文化便会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性格和道德的形成与擢升产生强烈的震激和巨大的驱动。文化的易接受性,主要表现在文化所蕴涵的内容和所采用的形式往往都充满情趣与魅力,特别适合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性格特征和接受水平。一如带韵的诗、易唱的歌、神奇的童话与卡通、有趣的电影和电视,以及美奂动人的连环画和虽然虚拟但却亲切的网上聊天等,就都极易与未成年人发生高度的意识沟通与审美契合,当然也就最容易被未成年人所青睐、所接受。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电影,作为一种对人类幼年时期的教育方法,是无与伦比的。”

  既然文化对于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在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中文化就不仅不能缺位,而且还必须要有承重的担当。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以文化为源流和中介而能动地赋予未成年人以民族精神、高尚人格和优良品德。有了这三样东西,未成年人的道德就有了底线,就有了实现良好发展的前提和进行不断升华的基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积蓄着高尚情操、坚韧意志和生生不息、探求不止的奋发进取精神。文化在塑造人的文明灵魂与文明形象时,所使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材料、形式和方法,就是智慧和道德,而人类的任何文明创造和文明行为,在本质上也就都是智慧和道德紧密结合与共同行动的产物。是的,智慧和道德须臾不可分离。

  在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中,文化必须勇敢地站出来进行无畏而有为的担当。因为文化本来就负有向社会弘扬道德的崇高使命和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的严峻责任。一个时期以来,确有那么一些低庸顽劣的所谓“文化”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和灵魂进行了本不应有的侵袭和渍蚀,并使一些未成年人的道德堤坝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剥落与隳溃。其后果是严重的。必须以文化的材质和文化的方法对之进行及时有效的修补和重建,真正使其成为一道坚不可摧的道德防线。

  社会普遍反映,现在的儿童影视、儿童诗、儿童剧和儿童画,不仅数量少,而且缺乏童趣,缺乏生活气息,缺乏艺术吸引力,甚至有的渲染暴力和色情,有的内容俚俗、情节单调、形象苍白,有的场景虚幻、对话无聊、逻辑混乱、故事荒诞,有的胡编滥造、随意“戏说”、篡改历史、移花接木,更有一些所谓的“童谣”,念起来虽然朗朗上口,但内容不是荒唐可笑,就是腐朽不堪,严重地啮噬了未成年人那纯净而稚嫩的思想和心灵。如,有的童谣说:“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烧鹅店,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有的童谣甚至说:“三年级的美女没人追,四年级的帅哥没人陪,五年级的情书满天飞,六年级的鸳鸯成对对”。如此这般的童谣,反映了一些未成年人的精神恍惚和在情致所至与趣味所求上出现的悖论。其由在于文化,其治也在于文化。应该说,旨在解构经典文化的“戏说风”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是相当普遍的,还在他们进入社会和体味人生的肇始时期,所接触和接受的就是意识的紊乱和行为的失范,就是变形的社会和游戏的人生。这又怎么能不使他们在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上陷入茫茫的雾霭和深深的泥潭呢?这种情形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说不是先进文化和健康有益文化对部分未成年人的缺位所造成的。

  鲁迅曾对文艺家们说过:“给儿童看的图书就必须十分慎重”,因此,“做起来也十分烦难”。不过,即使“十分烦难”,我们也不要厌其烦,誓以更加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有为、有效的工作,切切实实地做到这件事,做好这件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9月03日 第八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