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3日08:33 光明日报 | ||
——记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病研究所研究员李桓英王群 为了消灭麻风病,实现中国无麻风病例的目标,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研究所研究员李桓英把几十年的全部精力献给了麻风事业,如今已年愈八旬的她,仍奔波于基层麻风防治现场。 无悔的选择 195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瑞士成立,品学兼优的李桓英被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推荐,来到日内瓦。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的首批官员,她被派往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国,防治性病和雅司等疾病。当时,李桓英一家已移居美国,父母兄弟都希望她留在美国一家团聚。然而,这位年轻的女学者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做出了重大的抉择。 那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曾走访了许多国家的李桓英,看到一些亚非国家由于贫困落后而致疾病蔓延,深感新中国更需要自己。1957年,她婉言谢绝了世界卫生组织“续签5年合同”的邀请,于1958年辗转回到了祖国。在40年漫长的岁月中,祖国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风雨交加,她都无悔当时的选择。 从跻身于世界卫生组织最早一批技术专家和官员,到吃住在与世隔绝的麻风村寨,从年轻时代在世界名校攻读,至今仍孑然一身,以83岁高龄仍奋战在中国麻风防治第一线。有人称李桓英是北京医学专家中最富传奇色彩的女医生。也有人敬佩地说,她将自己嫁给了热带医学科学,将终生的感情献给了那些不幸的麻风病人。 “严”得令人敬佩 翁小满是北京友谊医院热研所麻风病研究室的研究人员,李桓英的助手。谈起老师,她滔滔不绝:“到热研所前,一些人向我进述李大夫的‘狂’、‘狠’、‘怪’,说和她一起工作不太轻松,但也有人告诉我:‘如果你想干事业,就去找李桓英。’” “有一次她检查我做的表示各型麻风病人血清抗体分布散点图,查出少了一个点,非常生气,当即指出。我想这真是过于苛刻,她却说:‘文章和数据要拿到国际会议上去宣读,我们代表的是国家,特别是麻风病流行情况,如果有误,受到影响和损害的是国家声誉!’从此我再也没犯同样错误,她培养了我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国外学习和工作期间,外国专家出于对老师的了解,听说我是李大夫的助手,对我也十分放心、放手。” “我和李大夫相处,深深感到她的‘狂’、‘狠’、‘怪’恰恰是爱祖国、爱事业、爱人民的体现,这种爱心,更多的是在麻防工作现场自然流露出来的。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当我看到傣族人民穿上节日盛装,向她们的恩人李桓英献上亲手精心制作的傣家裙,献上鲜艳的花环,送上当地人民视为最珍贵的礼物紫米的时候,看到李老师与当地人手拉手,孩子一样忘情地跳起傣家舞时,我被这浓厚祝福的情义深深感染,我感到她是祖国大家庭中最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勇于奉献,勤奋成功的一分子,是我的师长和楷模。” 献身于“麻风”事业 李桓英把荣誉和金钱看得很轻,把人民的健康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其实我干的事就是要一竿子插到底。”“麻风病是个穷病,是边远农村病,不插到村里怎么行。” 按李桓英的话解释,就是从北京一竿子插到麻风村。 “我不是追求享受的那种人,不是吹牛,我从没有讲过任何价钱,什么房子啦、车子啦、票子啦,如果是为追求这些,我当初大可不必瞒着父母一个人偷偷跑回国,大可不必放弃在世界卫生组织每月优厚的专家待遇。”她说,她当时就是想“要把自己学的知识,服务于祖国和人民”。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李桓英曾把世界卫生组织给的15辆汽车全部分给云、贵、川的基层麻防单位。 1987年夏,李桓英从文山返回昆明途中,路遇山雨,汽车滑出路面,造成翻车,李教授右锁骨骨折…… 1989年,从西昌到成都的冰雪路上,汽车滚下山崖,李桓英被甩出几十米,另一侧锁骨骨折,断3根助骨,头上缝了7针。住院两周后,头缠绷带,飞回北京。她的助手到机场接她,见她头裹绷带,打着石膏的左臂吊在胸前,快步赶上前去:“我送您去医院”。“我现在要你去试验室,而不是什么医院。”李桓英一指200多份血浆标本焦急地说。 翻车事件没多久,李桓英又体验了翻船。在去曼南醒看望病人的路上,独木舟翻至河中,大家把她救上岸时,一脸歉疚,李桓英开玩笑:“放心,我胖得像个皮球,沉不下去,天太热,正好凉快凉快。” 大难不死的李桓英谈起自己的两次翻车一次翻船,没有什么惊人之语:“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个概率,按我乘车的次数看,也该翻车了”。 李桓英的办公室里有一张云、贵、川地图,上面插了几十面小旗,那是她的足迹所到之处。她每年要跑两三趟。 由于李桓英对麻风事业的突出贡献,她先后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归国华侨、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2002年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和2003年两次获“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殊荣。 李桓英,研究员、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921年出生,祖籍山西。194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19451950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卫生研究院深造,专攻公共卫生和细菌学。19501957年曾任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官员。1958年回国后,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主治医师,1979年至今在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专门从事麻风病防治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