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8月31日“土地大限”已过 市民:地价房价会大涨吗?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3日11:23 青岛新闻网

  金秋9月,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注定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协议转让土地的大门从此彻底关上。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规定,8月31日以后,土地市场将不得再采用协议方式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必须以公开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出让。而同时,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在这一天,所有关于经营性土地的历史遗留问题将全部予以解决。那么,现在省城人最关心的就是8月31日之后,土地供应情况如何,房价会不会因此出现什么变化?

  土地供应会放量吗?

  现在省城开发用地紧张、开发商拿地难还得从两年前说起。2002年,国土资源部下令,从2002年7月1日起,所有经营性的土地使用权必须通过招标、拍卖和挂牌来取得。而在此之前,已经通过协议或者划拨形式取得项目立项、规划手续的土地可以按照历史遗留问题来解决。

  记者在省城调查中最想知道的是,此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土地到底有多少。有一个数字可以确认:共牵涉320多宗土地。但总共有多少面积,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至少有2万亩;二是大约有近4万亩。

  为啥数字相差这么大?济南市土地部门的知情人士透露,有几宗较为敏感的土地,面积相当大,但因多种原因,这类土地能否按照历史遗留问题来解决目前还没有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已有近三分之二的土地已顺利过关,在按照有关规定缴纳土地出让金以后,从此取得了合法身份。

  这么多的历史遗留土地突然“松绑”解放,下半年省城的土地供应以及开发量会不会一下子放量增加?对此,济南市有关部门负责人显得并不乐观。据介绍,这一批历史遗留问题的土地数量庞大,但绝大多数属于在建的或者已经建成的项目,也就是说相当多的土地上已经建起了房子,而且多数已经“名花有主”卖给了个人,现在只需要一个名分的合法化。而部分新的土地项目也要经过具体的操作过程,不会很快上市。因此,这些土地解冻后,不会对楼市的土地供应产生很大的影响。

  房价会大涨吗?

  所谓的协议转让,用行业的俗语来说,就是在过去的房地产市场,土地交易不是明码标价,而是只要买卖双方商定一个价格就行了。从8月31日以后,仅凭政府一纸批文就协议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日子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招投标方式为主的“阳光交易”新举措。

  土地是房地产开发的先行指标,受政策影响,两年来省城土地供给大幅下降。据此,不少开发商普遍认为,今后所有的开发用地统统要经过招、拍、挂,这意味着土地成本上升,未来房源供给减少,而老百姓的购房需求仍保持高速增长,房价大幅上涨将不可避免。不仅是开发商,包括许多持币待购的老百姓也这样担心。

  然而,有关人士对此予以否认。济南市国土资源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逻辑的预测实际上忽略了诸多真实性的东西。的确,因为土地出让时一次性缴纳的费用过高,导致地价乃至房价刚性上升。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有一个问题被人们忽视了:自从实行招、拍、挂以后,在省城真正以这种方式取得土地的开发项目非常少,即便有几个这样的楼盘,他们的房价也不是像人们想象得那样高。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开发用地大部分在两年前获得,今天的高房价是建立在以前的地价基础上的,而以前的土地大多是划拨或协议出让的,相对于今天的高房价,不是地价太贵而是开发商获得的利润太高了。还有一个事实可以说明问题,即以现今的地价计算,包括济南在内的大多数城市的地价涨幅要远远低于房价涨幅。

  可见,至少在现阶段,与其说高房价是高地价惹的祸,不如说是制度漏洞下过分投机惹的祸。而彻底关闭协议转让土地的大门就是要根治这种弊端。

  业界人士认为,房价的高低走向主要由市场的供需关系来决定,同时也与市民的市场预期心理密不可分。目前省城房产需求旺盛,供给也在不断增加,从目前情况看,“8·31”后,买卖双方都不存在急剧减少的可能,因此省城不会因“8·31”大限而导致房价大幅攀升。(记者 郝爱萍)责任编辑:屠筱茵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