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邓小平在险难时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4日08:51 南方日报

  苏北 编著

  险难之二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本期提要:20世纪6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猫论”,毛泽东重提“阶级斗争”,党在纠“左”问题上再遇挫折。从此,毛泽东与邓小平之间的意见分歧越来越明显了。

  历史的列车在风云变幻中驶进20世纪60年代。在经历了3年欲速则不达的“大跃进”之后,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批准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决定全党大办农业,大办粮食,解决吃饭问题。接着,毛泽东要求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按照中央的决定,刘少奇要去他的家乡湖南搞调查研究,其他中央领导也纷纷下去调研,周恩来去河北,朱德去四川,邓小平去北京郊区。从了解的情况看,当前最突出的仍是吃饭问题,“大跃进”的红旗压扁了农村的粮仓,也压扁了人们的肚皮,而挨饿最惨的是把“亩产万斤的卫星”送上了天的5亿农民。

  邓小平听说刘少奇从他的家乡回来了,赶快登门拜访,想听听南方的经济形势。没想到一见面刘少奇就问:“小平同志,听说你想出个好办法,可以很快解决粮食问题,是什么办法?快说出来我听听。”

  “是总理给你说的吧?” 邓小平拿出烟,给刘少奇一支,然后给刘少奇和自己点上。“是的,总理刚从这儿走,回西花厅处理中印边境上的事去了。”

  “西花厅快变成‘西菜厅’了!总理把他院子里的花都拔了,种满了蔬菜。”邓小平把话转到正题,“其实这个办法也不是我想出来的,是农民自己想出来的。你还记得吧?去年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向你汇报过,说安徽宿县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农,因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向大队提出要开垦荒山。大队干部一想山荒着也是荒着,种些粮食岂不更好,就同意了。这位老农上山一年,开了16亩地,打了几千斤粮食,喂了猪,养了羊,不仅自己的温饱解决了,还上交公社近两千斤粮食。消息传开,宿县农民要求把土地包给农民自己种,安徽省委试了一下,果然解决问题。这种方法不改变所有制,只是在劳动方法上作一些改变,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责任制。”

  “这件事我知道,可有人不同意,说这是单干。”刘少奇吐出一口烟雾,双眉紧锁。

  “说到单干,我倒要问问那个人,我们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是不是单干?难道一个方向盘三个人掌着就是社会主义,一个人掌着就是资本主义?我看三个人同时掌方向盘汽车非翻了不可。纺纱厂的女工也是一个人看一台或两台机子,这也是单干吗?具体劳动组织方法要根据客观规律制定。不管黄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我看这个办法好!” 刘少奇点点头,“中央农村部部长邓子恢也多次提出这个意见,应该让人家试一试!”

  当时安徽等地又重新兴起了这种“包产到户”的做法,曾希圣多次向毛泽东和党中央报告,请求允许试办。毛泽东先是不同意,后来同意试办,继而又不大同意。但是,下边仍在实行,公开的不让干,就秘密地干。邓子恢下乡实地调查后,于1962年5月再次提出实行这种责任制的建议。

  7月2日,在中央书记处的一次会议上,总书记邓小平表示支持责任田的做法。他说:“不管黄猫黑猫,哪一种方法有利于恢复生产,就用哪一种方法,我赞成认真研究一下包产到户,群众要求,总有道理。”

  邓小平的这些论述,不仅仅是对“包产到户”这种农村生产责任制问题的看法,还涉及认识路线、思想方法等重大理论问题。本来是寻常百姓所说的一句家常话,经哲学家们一阐述,一总结,一发挥,便成了一种理论,即邓小平的“猫论”。

  在当时情况下,“猫论”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反映了他对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内部生产关系的深刻认识。正因为如此,“猫论”既给予人们以很大的启迪,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次讲话以后,“猫论”便不胫而走,在一定范围内流传开来。

  “猫论”的版权并不完全属于邓小平,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就写过“黄狸黑狸,得鼠者雄”,据说此语出于唐代李荃的《黄帝阴符经》。也就是说,这条俗语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发明出来了。邓小平的家乡是天府粮仓,农民护粮,家家户户几乎都养猫。一只猫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否捉住老鼠并捉得多少。“猫论”就是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并逐渐流传起来的。由于这句俗语隐寓了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即表象与实质的关系,因此它就有了被进一步引申的可能。

  不过,作为一名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邓小平历来深知自己言论的社会影响,所以对于“猫论”的引用,他一直十分慎重。有关资料表明,60年代以前,邓小平在正式的公开场合始终没有提过“猫论”。到60年代前期,他也只是在一些范围很小的会议上,为了形象地表达自己在一个具体问题上的看法,偶尔几次引用过“猫论”。在作上述讲话时,邓小平曾多次提到“这都是些初步意见,还没有作最后决定,以后可能不算数”。这表明邓小平在中央没有统一意见前,他是很注意组织纪律的。

  毛泽东无论是当时还是后来都不能接受“包产到户”,虽然曾讲过可以试一试,那也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而在根本上,他认为“包产到户”就是“单干”,“它反映了地主富农的利益”,是“反对社会主义,复辟资本主义的活动”。至于“猫论”,他认为所谓“黄猫、黑猫”,就是说“不管是帝国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就是不要阶级斗争。

  7月上旬,毛泽东从河北邯郸回到北京,当夜陈云就去见毛泽东,谈了他赞成搞包产到户的意见,认为个体经营与合作经济在我国农村相当长的时间内还要并存,当前要注意发挥个体生产积极性,以克服困难。毛泽东当时没有表态。

  后来,田家英也向毛泽东反映了农民群众欢迎包产到户的事。他还主张:包产到户,分田到户,与其自发地由农民搞,不如有领导地搞,全国农村可以百分之六十搞包产到户,百分之四十仍集体统一经营,统一分配。毛泽东听了非常生气,严厉批评“分田单干”是瓦解集体经济,是修正主义。

  1962年8月至9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八届十中全会上以“阶级、形势和矛盾”为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认为,没有阶级斗争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了。我们要搞一万年阶级斗争,不然,我们就要变成“国民党”、“修正主义分子”。所以他要“重提阶级斗争”,“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从现在起,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毛泽东空前激烈地批判了“黑暗风”、“单干风”和“翻案风”。他认为,这些都是阶级斗争的严重表现。被毛泽东批判的这“三风”,都涉及邓小平,表明毛泽东对邓小平不满,也表明他们之间出现了意见分歧。尽管后来毛泽东与邓小平在国际“反修”斗争中还继续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但在国内问题方面的合作越来越难了。

  在此之前,毛泽东和邓小平之间的关系是十分亲密的,毛泽东非常欣赏、信任和器重邓小平,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升迁之快,足以说明这一问题。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方法问题上,两人的关系竟因思想认识不同而发生了变化。因为毛泽东没有像刘少奇、陈云、邓小平那样亲身到农民中去,亲眼目睹农村遭受“左”倾错误破坏之严重和农民生活之艰难,感受也就不如他的战友们深刻。加上毛泽东性格上的理想主义等因素,使得他渐渐疏远了过去一直予以信任的战友们。

  “猫论”在“文化大革命”中,是作为批判“党内第二号走资派”的“靶子”使用的,而现在则被是用来表述邓小平的务实思想。“文化大革命”中,作为一桩著名的“文字狱”,“猫论”从一开始就遭到严重扭曲,形成种种讹传。如:改头换面——在文字上变成了“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将白猫与黑猫被夸大成为两条道路根本对立的政治概念。“猫论”被解释成“不管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只要能发展生产力就是好主义”。于是,“猫论”成了唯生产力论的同义语和实用主义的代名词,成了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反动政治观点,受到了最严厉的批判。

  然而,出乎林彪、“四人帮”一伙意料的是,批判来批判去,“猫论”非但没有被批倒批臭,反而使人民群众从中看到了邓小平实事求是的高贵品质,对“猫论”产生了好感。这种好感一方面出自人民群众对邓小平的敬仰,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强烈愿望。

  “黄猫、黑猫”不过是一种比喻,邓小平使用这种比喻是针对当时具体情况而言的。如果不加分析地滥用,那就会使之庸俗化,甚至与提出者的本意大相径庭。20世纪80年代初期,薄一波曾当面请教邓小平对“黄猫、黑猫”这个说法现在怎么看?邓小平回答:第一,我现在不收回;第二,我是针对当时的情况说的。 (20)

  预告: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以后,毛泽东指责中央书记处是“独立王国”,“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运动中,邓小平与毛泽东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思想冲突。请看明日本版:“险难之二十一:‘独立王国’”。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