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助学贷款(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4日11:05 广州日报大洋网
  主持人:胡巧娟

  据调查,目前在我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已增加至240万人左右,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人数在60万至120万之间。然而事实却是,一方面助学贷款需求量很大,另一方面由于还贷率不高,银行贷款不积极。

  如何控制还贷风险,既使经济困难的学生能获得帮助,又使商业银行能积极提供贷款呢?

  记者:新学期已经开学了,不少学生很关心助学贷款问题。根据日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改由招投标方式确定,这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机会。

  穆林:的确,算来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400万人,大概有20%即80万左右的学生有这种需求,量还是很大的。目前广东省普通高校在校生大约在50万~60万人左右,也应该有15%以上的在校生有贷款需求。2002年之前一个学生一年就能够贷到8000~10000元左右。整个广东省一年的助学贷款应该有几千万元,对于银行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业务。但是目前每年有5%~10%的学生申请贷款,但是真正能贷到款的只有5%左右,我们学校只有3%左右,市场潜力很大。

  还贷率低银行不热心

  钦勇:确实,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重视个人银行业务,比如说有银行给将毕业和已毕业的大学生办理“一卡通”业务,5年后就可培养一批稳定的学生客户。通过助学贷款,可为银行培养一批未来的高端客户,这是潜在的好处。但政府只贴利息,对本金没有承诺,还是有风险的。学生流动性强,还贷率难控制。

  记者:农行的有关人士表示他们参与竞标,但由于以前的还贷情况不是很好,所以规定一个人一年只能贷五六千元,而且贷款人数不能超过在校生总数的20%。

  穆林:还贷率低可能是最根本的问题。国家助学贷款项目1999年开始试点,广东2000年正式实施,第一批有8所学校,我们也是其中之一。最初银行比学校还积极,他们主动联系学校。几年下来,银行变得冷淡了。归根结底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没有有效的措施约束不还贷的情况,另一方面贷款本身的设置也有问题,比如毕业后马上就面临还款问题,有些学生最初可能是还不了,后来发现不还贷款银行也不能怎么样,干脆就不还了。广东高校的还贷率大概在85%左右,有一些高校违约率超过了20%。

  侯海亚:是啊,学生还贷压力很大,特别是本科生,假如月均收入一两千元左右,除去生活费和其他基本开支,剩余的钱不多,最初可能确实是一时拿不出钱来。另外,助学贷款利息较低,当然大家都愿意利用助学贷款,这样就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银行间可联合建立信用机制

  记者:不过现在不是说要财政和普通高校各出50%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吗,显然这有助于减低银行风险。另外,贷款期延长到六年,对于大学生来说,也减少了还贷压力。

  穆林:我们学校去年也曾和一家银行进行过这样的合作,当时银行非常积极,后来因为了解到还贷率低的情况就不再继续了。建立信用机制是根本,在国外,如果学生不还款就会影响到找工作,找到工作后贷款可能会自动从工资中扣除,这样就减少了银行的风险。

  国外通过助学贷款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是很普遍的。一般西方国家贷款学生占全体学生比重的20%以上,有的达到了50%,发达国家大概在10%左右。

  钦勇:银行间也应该有联系,比如把故意不还款者的名单通过系统向全国商业银行发布,这样其在全国银行体系的资金使用和信用可能会受到影响。但目前各个商业银行客户是独立的,国外有一个完整的个人信用评级系统,美国、欧洲国家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每一个人的资信情况,包括信用卡结算情况。信用卡一旦透支,其它的银行可能就会有所了解。而中国的各个商业银行还未形成整体的信用评级系统。

  侯海亚:学校也要起到一个初选的作用,学校对学生的信用要给予一个初步的审查,这样银行的工作量也小了,学生的贷款也有保证了,这种情况对双方都好。
文/图/表记者胡巧娟实习生刘佩(来源:广州新闻)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