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十五甫初一茶楼今何在(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5日09:43 信息时报
如今的顺记冰室可能就是初一茶楼位置所在。时报记者庄小龙摄

  民国初期,粤曲进入茶楼。一边叹茶一边现场听真人唱粤曲是老广州人一大乐事。(资料图片)时报记者巢晓翻拍

  核心提示

  曲艺茶座在广州有近百年历史,曾风行一时,如今仍保存在一些老字号的茶楼中。辛亥革命后,广州西关十五甫正街就开办了广州第一个曲艺茶座———初一楼,开创了广州曲艺娱乐民间的先河!而且“初一、十五”(第十五甫正街上名叫“初一”的茶楼)再现了广州人“过得初一,过唔到十五”等民间俗语的妙处。

  近日,市民卢慎铿向本报报料,称其父亲曾在该茶楼打工2年。在多方查证后,记者终于找到了曾鼎盛一时的初一楼的遗址,就是如今宝华路顺记冰室!据此,荔湾区文物管理所计划前往现场查看,将根据遗址保存情况,可能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

  报料:

  《家谱》记载初一楼

  近日,热心市民卢慎铿向时报来电称,最近广州市文物普查挖掘出不少古迹、遗址,带出了不少精彩而富有广州风味的老故事。作为老市民,他想提醒留意一下广州有近百年历史的曲艺茶座,而座落在第十五甫正街上的初一楼可能就是曲艺茶座的发源地。

  卢慎铿说,初一楼作为广州旧风情的代表,初一、十五的楼名与街名的相连暗合,再现了广州人“过得初一,过唔到十五”等民间俗语的妙处。可惜初一楼已经被现代广州人完全遗忘了,他希望有关专家能就此进行考证,将这段历史还原出来。

  据卢老称,他出身在一个大家庭,为了让子孙后代了解其家族历史,近几年他专门做了一本《家谱》,其父亲卢焕祥是其中的重要人物。记者翻开《家谱》看到,卢焕祥从13岁起曾在广州、香港、台山的数10家茶楼做过工人。其在17岁时就在“广州十五甫初一楼做工二年”。

  《家谱》是在父亲去世前,利用和父亲闲聊的机会记录下来的,很多细节都没有深入了解。卢老说,记忆中作为“企堂”(楼面服务员)的父亲,主要是为客人斟茶倒水,有时父亲回来得很晚,显得有些疲惫。77岁的卢老近日多次找到十五甫正街,想找到初一楼的有关建筑和遗迹。无奈经过时代变迁,茶楼早已荡然无存,踪影难觅。

  查访:

  竟是首个曲艺茶座

  十五甫真的有初一楼吗?初一楼当年又有着怎样的繁华景象?经过多方查阅,记者从《广州市志》史料中,证实了初一楼曾在十五甫开办的历史。

  据记载,荔湾区歌坛始设于西关十八甫真光公司游乐场,供失明艺人在那里演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期间,荔湾大小茶楼设置不少歌坊,演唱粤曲供大众娱乐。“辛亥革命后,西关十五甫的初一楼(今宝华路顺记冰室)开设了全市第一个曲艺茶座,供失明女艺人(俗称‘师娘’)登台演唱”。后来,一部分原来演唱外省小调和地方曲艺的歌妓脱离妓籍,转到曲艺队伍中来,这就是“女伶”的由来,她们逐渐取代原来唱古老粤曲的失明女艺人(“师娘”)的地位,并活跃在新兴的茶楼歌坛。民国7年(1918年),校书(歌伎)林燕玉在广州西关“初一楼”客串登台演唱,开了失明艺人和女伶混合演唱之先。

  著名文博专家罗雨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以前在搜集有关西关粤剧粤曲的资料时,曾看到过关于“初一楼”的介绍,证实初一楼是确实存在过,而且后来极可能是被日军侵华战火逼停的。
到茶楼听粤曲曾在广州风行一时。(资料图片)时报记者巢晓翻拍

  盛况:

  名伶曾献唱初一楼

  据进一步查探,记者获悉,荔湾区早年活跃着一批民间艺人,其中有部分是失明人士,钟德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一个。当年西关宝华坊土地坛举办全广州失明艺人演艺比赛,钟德被选为状元,因此又被人称为“盲公状元”。他唱《客途秋恨》最为动人,唱的是古本南音,是当时街知巷闻的名曲。此外,他演唱的《祭潇湘》也很精彩。

  另外,还有一名女失明艺人桂花也是多才多艺,她在全广州失明艺人演艺比赛中被选为探花。桂花会多种乐器,既能唱全本男音,也能唱班本,记忆力特强,其首本《情天血泪》、《玉梨魂》还被唱片公司灌录成了唱片。

  据记载,这些广州民间曲艺名人都曾献唱于初一楼,“初一、十五”就这样开创了广州曲艺娱乐民间的先河!

  遗址:

  今变老字号雪糕店

  近日,记者来到宝华路第十五甫正街,第十五甫正街仅几百米长,街道两边均是二三层楼高的西关大屋。街道显得十分宁静,看不出当年的热闹与繁华。而曾鼎盛一时的初一楼,原址所在就是如今的广州老字号之一的顺记冰室!顺记冰室就在第十五甫正街的街口位置,面临宝华路。

  记者了解到,顺记冰室有70多年历史,相传创办人名叫吕顺,是广东鹤山人,因苦于生计而投靠泰国开冰室的姨妈,学得雪糕制作技艺,先在香港九龙开冰室,后回到广州。开始时,吕顺只是自制雪糕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由于雪糕椰香浓郁,很快便成了抢手货。于是吕顺便在十五甫(今宝华路85号)开设了顺记冰室。

  这里过去是“烟花之地”,西关阔少、巨贾豪商宴饮之余都爱到顺记来品尝雪糕,因而生意奇好。初时顺记是家庭式经营,全家男女老少一齐出动,虽然初时只有13平方米的营业面积,但由于坚持最优秀的出品,不久就成了广州知名的雪糕店。椰子雪糕是顺记冰室的招牌,是历届广州名菜美点展览的名牌小食。如今冰室大约100平方米,可以容纳100人同时就餐。

  文物部门:

  旧址可能作为文物

  荔湾区文物管理所有关负责人、荔湾区编志办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荔湾区以前是有“初一楼”,但因其没有延续办下来,相关的遗迹、证物难以寻找,建成、关闭年代不详,难以搜集相关的史料,所以未作重点关注。这次,文物所将组织人员去现场调研,一是看遗址上是否还有相关建筑、物品保留,二是找些老人家问茶楼的来历、故事。届时将根据遗址的保存情况,综合考虑是否作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起来。

  荔湾区文化局李力副局长则表示,荔湾区是广东民间传统艺术的发祥地之一。早在1889年,民间曲艺活动已在荔湾区内蓬勃开展,广州粤剧行会———八和会馆、历史悠久的曲艺歌坛———初一楼、曲艺茶楼———红荔音乐厅均建于此,都有100多年的历史。不过,历史上提到的“初一楼”和卢先生所说的“初一楼”是不是一个概念,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第十五甫正街两边均是西关大屋,宁静的街道看不出当年的热闹与繁华。时报记者庄小龙摄

  西关风情

  西关茶楼多演唱曲艺

  据广州西关“老掌故”梁俨然老先生回忆,从前西关的茶楼和茶室略有不同。一是茶楼,食品由店伴(服务员)捧出,沿座叫卖,随客人选取。结账时由店伴高呼银两数目,如:“开来,七分二厘(当时用白银)”,然后由柜面司账,照数答应,收款找赎。至于茶室则环境清净,地方雅洁,食品精致,每星期都更换点心,称“星期美点”。点心不沿桌叫卖,只在单上填写点心名称,店伴照单捧出,结账时店伴写单,顾客拿单结账,以保持茶室的宁静。茶楼铺面装饰辉煌,楼高数层,很讲究外观;二是茶室,面积较小,门面朴素,布置清雅,当年在第十甫、十八甫的多半是茶室。

  原来,西关人家爱听粤曲,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西关地区的茶楼多开设了曲艺演唱,其中比较有名的有西堤二马路的庆男楼、十三行的大元楼、龙津东的金山楼等。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听曲艺多在茶楼,在堂上摆一几两椅,两位艺员坐着轮流演唱,或对答演唱。唱的多是传统

  曲本、粤剧名曲,台下音乐员使用的是故旧乐器。后来日军占领广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战前全市人口112万,沦陷后不到20万,战前西关五步一楼的茶楼被迫停业。

  本版撰文时报记者成小珍何雪华(来源:信息时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