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5日11:12 海峡网-厦门日报

  全国再就业工作表彰会在京举行,温家宝、黄菊作重要讲话

  国务院隆重表彰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据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全国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9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与会代表。温家宝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这项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信心,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广开门路,努力开创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

  温家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和感谢。他指出,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解决就业问题是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安邦之策,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也是每个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表现。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做更加扎实的工作,努力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提高到新水平。他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第二,加快发展,推进改革,调整结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特别要重视发展能够广纳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个体、民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第三,继续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努力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让更多的人找到岗位、改善生活。

  黄菊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总结经验,发扬成绩,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讲话。他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为促进就业再就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各地结合实际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一是必须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的思想,始终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二是必须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走有中国特色的就业之路。三是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把改革调整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四是必须充分发挥我们特有的政治优势,形成全党动手、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对各地在实践中创造的经验和做法,要认真总结推广,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

  黄菊强调,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压力还很大,任务依然繁重,要发扬成绩,再接再厉,继续抓紧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第一,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第二,继续抓好政策落实,重点做好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再就业工作。第三,强化就业服务,大力开展职业培训。第四,统筹兼顾城乡就业,做好大学生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第五,注意把握改革调整的力度和节奏,切实做好失业调控工作。第六,抓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探索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他还对继续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要求。

  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524个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表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同志,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参加了会议。

  [链接]3年内基本解决 下岗职工历史遗留问题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4日在此间表示,将通过拟定相关政策措施和分步、分类的实施计划,力争3年内基本解决下岗职工的历史遗留问题。

  郑斯林是在4日召开的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长座谈会上作上述表示的。

  郑斯林表示,今年后四个月,将进一步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确保全面完成“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7%左右”的目标任务。同时全力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开展全国范围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建立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