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园林开始细算水电账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04:31 北京晨报 |
昨天,北京乃至全国首家节能型公园——宣武区万寿公园正式建成,水、电能源的节约及雨水的回收利用成为该公园的最大特点。园林界人士认为,发展节能型园林已是大势所趋。 公园可以独立发电 昨天,万寿公园建设的独立供电系统——太阳能光伏电站正式投入使用,这可为全园提供照明及办公用电。这座太阳能光伏电站共安装了48块太阳能单晶硅板,总装机容量达3千瓦,通过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产生电能存贮于蓄电池之中,可充分满足公园用电。 据悉,在一个晴朗日储存的电量,可保证连续3个阴雨天的正常工作。宣武区园林局副局长高兴春介绍说,原来这个公园每年电费超过2万元,而现在投资20万元建设了一座电站,可以使用15年,前期成本略高,但后期费用明显降低。 此外,由于现在利用太阳能这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还可减少发电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环境保护也是一种贡献。 公园雨水不外流 在节能方面,除了电能外,该公园在水资源的利用上也做足了文章——针对北京汛期时有80%以上的雨水得不到利用、市区每年约有2.81亿立方米雨水白白流失的问题,万寿公园新建了雨水回灌系统,收集地面径流,将绿地、园路的雨水引入回灌系统,增加对地下水的补给。同时,公园草地上全部采用了喷灌设施,这种设施以水雾的方式为草坪补水,避免了大水漫灌,大大节约了用水资源。首先采用这种方式的是北京地坛公园。 此外,该公园的地砖全部采用了透气渗水砖,也能使雨水渗入地下。据悉,采取上述措施后,这座面积为4.7公顷的公园每年可节水1万余立方米。 公园迎来“节能革命” 记者了解到,除了万寿公园外,包括天坛、颐和园、香山、北海及北京植物园等大型公园的绿地也已经开始重视节约水资源,许多公园已经采用了喷灌方式。“北京的水资源比较缺乏,因此更应节约。”一位园林工程师告诉记者,“北京的园林过去始终是耗能型的,但在能源紧缺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开始重视节能问题,这是必然的事情。” 随着水价的上调和电价的可能上涨,许多公园都开始算起了经济账。园林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有条件的公园或大绿地已经开始利用中水,建设中的公园绿地如南中轴路景观也建设有雨水回灌及中水利用等系统,北京园林“耗能”的印象将被彻底改变。 首席记者 杨玉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