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光荣属于人民教师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05:51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学期已经开始了,今年将迎来第二十个教师节。从小学到大学,教过我们的老师有很多很多,无限师恩让我们感动至今。本期的《教育》周刊推荐来自广西、贵阳、海南3位在教育战线上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希望为读者留下美好的回忆。———编者

  一支画笔绘丹青

  ———记广西壮族自治区独侗乡中心小学美术教师杨丹

  周艳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这是天下教师的写照。杨丹,这位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独侗乡中心小学的美术教师,朴实无华,他唯一的心愿就是“让农村孩子也能领略到艺术的魅力”。

  走出大山,难忘家乡养育人

  杨丹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独侗乡弄底村第一个考到大山外读书的孩子,但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了山里。当我们问及此事时,他只说:“我是从山里走出去的,我知道山里的孩子更需要关心。”美无处不在,但山区的美术教育几乎为零。他告诉我们,由于条件限制,最初他只能教体育,但心中对美术的追求使他不忍停下画笔。放学后,他就看着侗家的鼓楼、风雨桥写生,慢慢地,孩子们知道有个老师会画画。“当我问他们想不想画画时,我从孩子们的眼睛里看到了他们的渴望。”于是从那时起,他就自愿带着一群小孩在课余学画,独侗乡的孩子们第一次走进了艺术的大门。

  因陋就简,恣意画身边美景

  艰苦的教学条件,极为匮乏的教育资源,没有将杨丹吓倒。面对学生笨拙的手和不知从何画起而迷惑的眼睛,他们因地制宜,以锅灰为墨,以地面为纸,苦练绘画基本功,同时他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因陋就简地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植物贴画、泥工等美术活动来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审美能力。杨丹说:“我们侗家有富于特色的色彩和景物,作为老师要会诱导学生把心里的画在白纸上恣意流泻。”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他尊重“童心”,教孩子们画侗寨凉亭、画鼓楼风雨桥、画男耕女织、画风土人情,形成了把传统的民间审美意识和现代儿童想象意识融合的独特的民族儿童艺术。

  师生共勉,优秀作品出国门

  “再多的艰苦都可以克服。只要有爱画的孩子,我就一直教他们。”这是杨丹的心里话。现在学校和地方都很重视美术教育了,因为艺术可以拓宽孩子们的想象空间。“木头不凿不成槽,虎骨不熬不成膏”,杨丹教研的成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从1988年到目前为止,有30多幅学生作品参加全国各种儿童画展,如杨宇阳的《回归》,用小鸟归巢来喻香港回归祖国,获全区儿童画一等奖。谈到此处,杨丹很自豪,他说:“特别是1994年至1999年间,有20多幅儿童作品代表国家走出国门参加各种国际展览。获得了国内外艺术家的高度赞誉。”

  画笔丹青,培育桃李芬芳,民族的才是大众的,大众的才是艺术追求的最终目标,为发展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事业和繁荣侗乡民族文化,杨丹将义无反顾继续前进。

  兴农的昨天、今天、明天

  ———记贵阳兴农民办中学蒲邦顺校长

  李鹏

  11年前,贵阳一所名叫“兴农”的民办中学,向农民提出“你们养好猪,我们教好书”的观点,赢得了农民的欢迎;

  11年后,兴农中学凭借超前的办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手段,成为全贵州甚至全国民办学校中的佼佼者;

  再过11年,这所民办的兴农中学将会……

  昨天,在艰苦中播种希望

  谈到办学之初,总让蒲邦顺校长感慨万千:刚办学时,仅有3000元启动资金,租用农院作为校舍,不到10人的教职员工和36名学生。办学的第一个元旦,在校的四五个教职工围在火炉旁,边吃酸菜豆米,边谈学校教学,就算是过元旦了。

  最初,为了切实办好学校,蒲校长顶着条件差,资金紧张等压力,拒绝了老板的入伙要求,向农民提出“你们养好猪,我们教好书,用你们的劳动与教师的劳动交换,改变孩子的命运”的办学设想,规定“农民可以用米、用菜、用干辣椒等一切学校可用的物品抵交学费”……正是这种“想办好学校就不想赚钱”的做法,为兴农中学打实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撒下了希望的种子。

  今天,驶入健康发展快车道

  现在学校拥有7000多万办学资金,师生员工2200多人,校园占地140亩,有6万多平方米的崭新校舍……介绍现在的“兴农”,蒲校长的话语里透着自豪。

  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事关民办学校的生存。兴农中学将两者合而为一,把利益建立在事业的基础之上,使之成为自身存在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科学的办学理念,使兴农中学快速发展,现在他们的教育网络已经遍布全省85个县市;全方位服务的教育方式,广纳天下的教师英才,为兴农中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之历年高考本科录取率均在75%以上。现在,兴农中学已经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全国民办学校有名,办学条件较好的民办中学。

  明天,作强作大回报社会

  作强作大,是蒲校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说,只有作强作大,才能继续帮扶,帮扶更多的贫困农家子弟,才能更好的回报社会。

  蒲校长认为农村是最大的教育市场,农村的孩子有权利受到良好的教育。兴农中学在创建之初,就立志真诚服务农民朋友,现在兴农中学有74%的学生来自农村,学校每年都要拿出几十万元,资助其中20%以上的贫困学生。兴农中学稳健发展、回报社会,是蒲校长最大的愿望,并一直为此不懈努力着。他公开宣布,兴农中学不是他个人的财产,是人民的,是社会的,是忠于兴农中学教育事业的教师们的……

  扎根山区育体育新苗

  ———记海南二中体育教师曾少平

  周艳

  走近曾少平,我们立刻被他那健康的体魄、浑身洋溢的活力所折服。到如今他快50岁了,在海南二中从事体育教学已经有24个年头。这位为山区体育事业奉献了大半辈子的汉子,桃李满天下,而他还是一如既往地默默工作着。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作为老师,最大的心愿是能培养学生成才。”这是曾少平老师的心里话。1981年,他大学毕业就分配到广东省海南黎族自治州中学(现海南二中)任教,在学校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下,制定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学校运动水平的措施,还组织起了学校田径队、篮球队和排球队等,并定期进行训练。曾老师说:“我们海南有全民健身的浪潮,是发展体育事业的沃土。”每年暑假,他都会带着体育生到海边去训练,当地的一些企业和个人也很支持他们的体育活动。从1988年到现在,他负责的校田径队荣获省级比赛100多枚金牌,也频频在全国田径分龄比赛中折桂。最令曾老师感动的是一位学生以优异的体育成绩考进大学后给他来信说,“感谢老师给了我一副好身体,使我受益无穷。”

  良师益友,爱心奉献

  “24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感受到,要当一名体育老师,就必须关怀、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曾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说“学体育的大多是农村的小孩,家里条件不太好,但个人有一定的特长。”因此,他向学校建议,每月给每个体育生90元的生活补助,对贫困的特长生不收学费。渐渐地,他和学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因为他一心放在教育上而忽略了家庭,以致婚姻破裂了,留给他的是一个2岁的孩子,他说:“十几年前,我是边洗尿布边教体育,好在我的学生都很理解我,他们学习很刻苦,很主动。我在工作上才没有太大压力。”因为师生深厚的感情,1995年,当三亚刑警大队邀请他去当教官时,他拒绝了。他说山区的孩子很纯朴,他离不开那些可爱的学生,“你给他一把土,他还你一座山”这是他对学生们的评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拿来说我们扎根山区、默默奉献的老师是再恰当不过了。当我们问曾老师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不易解决的难题时,他那藐视困难、不怕挫折的风度又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个体育老师的风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9月06日 第六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