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个人的战争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09:24 南方都市报

  一个人的战争

  高耀洁以出书的形式,再次呼吁大众关注艾滋病人的生存问题

  热点聚焦

  田志凌(本报记者)

  四年多,10001封信。在《一万封信》里,高耀洁从自己收到的一万封信中选出200多封,并附加了几十张人物照片,把一个眼下最真实不过,也最残酷不过的中国艾滋病人的生存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以一种简单、质朴,却最有力的方式。

  时至今天,还有很多人以为艾滋病是“性乱”引起的,因此那些不幸患上艾滋病的人也被认为是咎由自取。

  然而高耀洁却固执地要告诉人们一个严酷的事实:我国艾滋病的传播主要来源于“血祸”而非性乱或吸毒:“本人所见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在几千例以上,有时我一天就走过7个村庄。我先后收到过万余封群众来信,在这些全国各地的来信中反映,国内艾滋病绝大多数都是血传。”不规范的卖血和输血行为,是造成河南、安徽等地农村许多人感染艾滋病的罪魁祸首。

  这个已经77岁高龄的老太太,被誉为是“中国的德兰修女”。在书中她没有使用华丽优美的辞藻,做骇人听闻的渲染。她摆出来的只是全国各地的艾滋病人、病人家属以及骗子、医生们写来的信。仅仅是这些信,已经足够了。

  通过这些信,我们不仅看到了不规范的卖血和输血所潜藏的巨大的艾滋危机,看到了艾滋病人们穷困潦倒、备受歧视的生活际遇,也看到了地方官员在事件发生之后捂盖子、阻消息,不让民众知道艾滋病真相的行为。

  高耀洁在书中描述了农村人对于艾滋病的盲目恐惧:村民们怕染上艾滋病病毒,不敢收割田里的麦子和蔬菜;堵住窗户,怕东边吹来的“艾滋风”;走路要看清楚,切莫踩着艾滋病病人留下的脚印,怕染上“艾滋气”……别以为只有农民才这样缺乏常识,在城市里这样的荒谬观念一样盛行。许多人对于艾滋的传播途径、传播几率等都缺乏基本的常识,只有夸大的恐慌。

  高耀洁在书中提到了2002年冬天天津“艾滋病人扎针”的事件。当时笔者正在天津,对那时人们的恐慌记忆犹新。当时坊间流传:一群来自河南的艾滋病人为了报复大众的歧视,用针管抽自己的血,在天津街头乱扎路人。高耀洁对此的回答是,扎针者不可能是河南艾滋病病人,因为他们没有钱,根本没有能力、没有气力跑到天津;其次,若把血抽在注射器内,很快就会凝固。艾滋病病毒在自然界生存能力极差,会很快失去了传染性能,无需恐慌。高耀洁更担心的是,这些谣言会加深对河南艾滋病感染者的羞辱、误解与歧视,而“其实他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绝大多数人所忽略的,高耀洁关注了。作为医生,她不仅关心疾病的研究,更关心病人的心理与生活困境,关怀到人性的细微之处。

  高耀洁“防艾”八年,花光自己的储蓄去印制宣传报纸,分发到全国各地宣传防艾知识。她还深入到河南艾滋病的重灾村庄,给那些在困境中的人送去防治知识,送去医药费,送去艾滋孤儿的学费,帮助孤儿找到养父母。她是少有的真正去接近艾滋病人,理解和平等帮助艾滋病人的人。她认为这些人都是灾难的受害者,他们理应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帮助。

  然而人们还是说,仅有高耀洁是不够的。因为她所面临的难题不是她自己所能够解决的。由于带艾滋孤儿回家,甚至连她的子女都疏远了她;因为地方官员的面子工程,她辛苦为艾滋孤儿寻找养父母遭到种种阻挠,艾滋疫区的官员们阻止了孤儿的外出和逃生;因为误解,整个社会在面对艾滋病人时是那么冷漠无情地背过身去。面对一场社会性的灾难,高耀洁的个人力量显得如此单薄,但也如此珍贵。

  高耀洁,山东曹县人,生于1927年,195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1996年开始,她自费进行艾滋病防治和救助工作,2002年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亚洲英雄”,2004年当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3年年度人物。

  图:

  《一万封信》,高耀洁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定价:26.00元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