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唐人小说不及魏晋文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09:24 南方都市报

  读书之旅

  止庵

  起先听父亲讲过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一些故事,家中也曾借来这本书,但是我读它却要晚些时候。1976年在重庆姑妈家闲着没事,找到一部选本。三个月间,我共看了三遍。带有注释,读来方便,我除了体会到其本身的好处之外,连带文言文也能大概读通了。当时最感兴趣的是《劳山道士》、《司文郎》、《陆判》、《狐谐》这些篇,此外《念秧》印象也很深,至于写得最好的爱情故事,再往后才特别留意。

  《聊斋》有两路写法,一路像唐人小说,另一路像魏晋小说,可以用繁简来分别形容,若以篇数计,恐怕后一路不在少数。我当初看到的选本却只偏向前一路,好像文学史上也是如此讲法,不过这样也就失却了《聊斋》的真面貌了。后来读到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专用简笔,较之《聊斋》中此类篇什更加纯粹。我因此明白文言短篇小说两种写法根本不同,当初看《聊斋》只是觉得不大协调似的。其实我读《聊斋》,所看重的还是它繁中求简的笔法,如《红玉》中这一段:“一夜,相如坐月下,忽见东邻女自墙上来窥。视之,美。近之,微笑。招以手,不来亦不去。”效果似乎还在繁复描写之上。

  读了《阅微草堂笔记》,回过头去重读《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和《唐人小说》,终于知道魏晋小说原本高于唐人小说,于是《聊斋》在我心目中就不似先前那么重要了,再读也就觉出繁复描写的弊端了,总有点儿装模作样。这里顶峰之作当然要数刘义庆撰、刘孝标注的《世说新语》,在我是少数几种愿意一再重复阅读的书,一是人物事迹与言语无不妙绝,二是记述简练而又传神,以后仿作于后者或许还能稍事模仿,前者却是不可复得了。所以世间只可有一,不可有二。刘歆的《西京杂记》,张华的《博物志》,干宝的《搜神记》,陶潜的《搜神后记》,王嘉的《拾遗记》,殷芸的《小说》,都很喜爱。饶有趣味不说,日后文章少有那种古意。读这些书所得乐趣,后来的文言小说无可比拟。

  唐人的文言小说,后来在李扁等编的《太平广记》里看到不少,此外别集如牛僧儒的《玄怪录》、裴鉶的《传奇》、张读的《宣室志》和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等,也都读过,宋人的文言小说,则有委心子的《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洪迈的《夷坚志》等,较之魏晋六朝小说的确要差一道。明清此类集子,如瞿佑的《剪灯新话》、袁枚的《新齐谐》、俞樾的《右仙台馆笔记》和王韬的《淞隐漫录》等,几乎是出一本买一本,买一本读一本,已经纯系消遣了。屠绅的《 史》是罕见的长篇文言小说,我倒好好读过一遍。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