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家庭经济条件差距影响大学生在校生活方式“富爸爸”“穷爸爸”导致不同价值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09:39 广州日报大洋网

  “新华视点”供稿

  经济条件好的学生花钱大手大脚,穿名牌、用手机,贫困生却要靠到处打工维持学业和生活。大学校园里日益突出的贫富差距现象给大学生心理成长造成冲击,也使校方的学生管理面临难题。

  专家认为,社会贫富差距在大学校园中的反映,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他们呼吁,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加大对贫困生的扶持力度,缩小“象牙塔”里的贫富差距。

  现象

  生活上

  穷学生连菜都吃不起

  富学生月消费超千元

  记者在西安几所高校发现,许多贫困生将很大精力用在勤工助学上,他们在食堂买最便宜的饭菜,有的甚至不吃菜只吃些主食,一天的花销仅三四元钱。而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贵族”学生却是手机、电脑、数码相机样样俱全,月消费达千元以上。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附近的餐馆,生意十分火爆,记者看到来这里消费的大多是高校学生。一些正在就餐的同学告诉记者,通常在节日、同学生日或有同学得奖学金的时候,他们就出来聚餐,埋单一般是大家凑份子,一顿饭两三百元左右。也有有钱的同学轮流“坐庄”请客的,一顿吃四五百元是常事。

  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某班上,“富学生”一个月消费至少在2000元以上,“手机费就要1000多元”,而“穷学生”一般靠助学贷款维持学业,消费窘迫,“几年没见买过一件新衣服的同学有好几个”。

  据了解,富裕的学生基本上属于两大群体,一是政府和金融机构官员的子弟,二是私营企业主的下一代。而贫困的学生也来自两大群体,一是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二是城市低收入阶层。

  贫富分堆皆因话题各不同

  分析:西北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张舒拉说,一些大学生追求“高消费”已成为普遍现象,尤其是那些家庭富裕的学生,花起钱来更是大手大脚。西北大学物理系大四学生苏斌说,现在大学生交往多是以经济条件的好坏来划分的,能穿得起同等品牌的衣服、用同等品牌的化妆品、有笔记本电脑等等,就有共同语言。相反,贫困生因为生活都比较拮据,在一起相处的共同语言也多些。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石英认为,大学校园中的高消费者与贫困群体的出现,是社会上贫富差距在大学校园中的体现。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社会背景和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这种差异带到大学里,必然导致学生中出现贫富差距、优越感差距。应该高度重视这一校园新现象,特别是它对贫困生心理的不利影响。

  社交上

  穷学生少进学生组织

  富学生多数交游广阔

  韩东晖,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担任过所在系一个班的辅导员。上个世纪90年代初毕业的他很感慨于现在大学生内部的差异,“贫富差距在显著拉大,在大学生中间形成了一条逐渐蔓延的裂痕”。

  “和以前不同的是,现在家境贫寒的学生加入到学生组织中去的较少。而活跃在学生组织中的,大部分是家庭条件优越的所谓‘富学生’”,韩东晖说。在韩东晖带过的那个班级里,进入到系里、学校里学生会等学生组织里的是几个家境宽裕的孩子,而来自西部以及农村地区的几个“穷孩子”基本上和学生组织绝缘。

  社交消费高令交际圈迥异

  分析:“并不是学生本身产生了不同的对学生组织的看法,而是一个‘钱’字作祟。”韩东晖说,“进入到学生组织里,必然要增加大量的交际,这就需要你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因此,有钱的学生更容易、更喜欢到学生组织中去,交朋结友、开展社交,而贫困一点的学生自然就敬而远之。”

  由于在学校社交范围的宽窄迥异、消费能力上的差别,学生之间的精神状态也显现出很明显的差别,“一般是富裕一点的学生比较活跃,而贫寒一点的学生则相对自我封闭”,韩东晖说。

  虽然金钱无法评判一个人的价值,但财富拥有量上的不同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活动范围和价值取向。这在当前的大学校园内体现得尤为明显。

  近忧

  富学生优越感强穷学生难免妒忌

  西北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张舒拉认为,校园中的贫富差距对贫困生的负面影响更大,他们本身就承受着一定的经济压力,有钱学生优越的生活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优越感,会使他们感到另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冲击他们经过多年主流教育而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石英认为,贫富差异客观上导致了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大学生处在同一个年龄段,又同处校园,有的学生花钱如流水,有的学生为一日三餐发愁,如此近距离的对比反差更大。加之大学生身心发育还不够成熟,生活需求旺盛,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尤其对贫困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是不利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韩东晖深切感受到:“相对于富裕一点的同学来说,一些贫困同学身上表现出了更多的心理问题。除了一般讲到的封闭、自卑、缺乏自信外,偏激、悲观和仇视感也有所体现。”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陈鹏教授认为,大学生的自尊心的伤害比其他伤害带来的挫折感更强,会影响到他们走向社会后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行为选择。

  远虑

  富学生享受生活穷学生担忧求职

  大学校园毕竟是一个青春合唱的熔炉,从表面上看,都是一群莘莘学子在积极求学、展望人生、勃发青春。“裂痕,更多的是体现在隐性的方面”,韩东晖说。

  由于贫富差距造成的交往范围的不同,实际上大学校园内学生们对未来之路的期待和看法完全不同。“贫困一点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生存问题。”韩东晖说,“而‘富学生’由于有家庭提供强大的经济来源,往往不担心就业。”两种心态,事实上造成新一代的大学生自迈入大学校园起就注定不会唱同一首“毕业歌”了。

  “大学四年,从穷、富学生的感受来说,他们的学习、生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韩东晖说,“‘穷学生’在考虑生存,在担心能否顺利完成学业,物质上的匮乏成为压在他们心中的一块石头;‘富学生’更多的是享受生活。”

  四年下来,“越临近毕业贫富学生差别越大。”韩东晖说,“富一点的学生大三后就在外面租房子住了,基本与其他同学隔离,在等待着自己的家长安排下一步;而穷一点的学生在校园里焦虑地等待毕业。”

  对策

  提供助学岗位帮贫困生建立自信

  对策一:在勤工助学中培养自信

  陕西师范大学多渠道开辟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不仅让贫困生在这些岗位上得到资助,更让他们自己组织实施岗位工作。校党委副书记王涛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贫困生感到这些工作不仅能挣钱,还能培养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对策二:为未就业的贫困生办低保

  一些高校教师认为,对毕业后暂时没找到工作的贫困大学生,可比照城市贫困人口的低保工作,探索实施贫困学生低保机制,以减轻他们在校期间因对未来就业预期不高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对策三:加强贫困生的精神辅导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部分老师认为,应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精神健康辅导工作。加紧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研究,探索形成针对性强、效果好的心理咨询工作方案。

  对策四:不人为划分学生的“等级”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公寓尽管有不同等次,但校方明确规定不管家庭条件怎样,一律按院系划分宿舍,统一标准收费。西安交大李伟教授说:“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不能存在什么穷人区、富人区,不能人为划分等级。”(来源:广州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