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扬帆远航正当时——江西省技校逆境奋飞实现大跨越回眸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7日00:51 大江网-江西日报

  到今年8月底,江西省冶金高级技校今年的招生人数超过4000人,使在校生总人数达到万人,成为全国首所在校生人数突破万人的技工学校。

  尽管招生规模连年扩大,可连续几年,省无线电高级技校还是由于新生“爆棚”而不得不于8月中旬停止招生。

  ……短短3年多的时间,江西技工学校在逆境中奋飞,实现了大跨越:在校生人数足足翻了一番,突破7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从2000年的67.29%跃升至2003年的95.7%。这一惊人的数字令不少面临毕业生就业难的高校眼热……而这一切又是如何取得的呢?

  扩大招生凸显规模效应

  长期以来,技工学校无论从招生、教学、分配都由国家统包,毕业生“皇帝的女儿不愁嫁”。1995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技工学校招生由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毕业生就业由定向培训、统一分配改为由学校推荐就业或自谋职业,毕业生要在市场中自找饭碗。受此影响,技工学校招生开始逐年下滑,1999年、2000年两年陷入“谷底”,全省技校年招生人数下降为1.4万人。

  面对严酷的现实,全省各技校纷纷从逆境中奋起,对学校的发展方向、目标重新进行定位,一场“为自己的命运而战,为学校的生存而战”的攻坚战打响了。

  计划经济时代的技校是“小而精”,而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强者为王”,建立稳固的生源基地,扩大招生规模是技校形成规模效应的基础。省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取消22岁的入学年龄上限;招生对象由初高中毕业生扩展到在职、下岗、失业待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其他所有适龄人员;招生范围由城镇为主转向以农村为主,打破“农转非”定额限制瓶颈,实行按学生需要办理;专业由学校根据市场需求自主设置。

  全省各技校也将招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冶金高级技校全体员工摆正位子、放下架子,走基层、进乡村,邀请学生及其家长、中学校长来学校考察。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学校的触角不断延伸。到今年,生源基地已发展到120个,不仅涵盖了全省,而且湖南、江苏、安徽等地也与其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学校的招生规模一年一个新台阶,从2000年的1049人上升到今年的4000人。

  据统计,全省年招生人数1000人以上的技校,2000年只有4所,而2003年已经达到11所,招生人数从1.4万人扩大到2003年的3万人,技校规模效益已初步显现。

  适应市场需求促进稳定就业

  学生是技校“制造”的“产品”,学生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也就是能否实现稳定就业是技校成功与否的根本。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旺盛。我省技工学校努力适应这种变化要求,果断调整学校布局,提出了“不找厅长找市场”的口号,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就业为目的,育人为根本,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知识围着技能转,学校围着企业转,培训围着市场转”等办学理念在全省技校教育中生根开花。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生存教育,学生能否好就业、就好业是技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省无线电高级技校校长杨乐文如是说。

  针对社会需求日新月异,学生在职业生涯中需要有终身学习基础的实际。该校探索出了“专业加技能、能力加素质”的全新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好一个专业,同时还能再掌握几项实用技能,并且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虽然只设立了15个专业,却有50多个短期实用技能培训班,每一项技能学习结束,经考核再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学校平均每个毕业生至少取得了两个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就业能力大为增强。同时,通过平时教学训练过程中严格让学生遵守加工工艺要求、严格填写各种相关程序表格,让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成为一个出校门就能上手的、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劳动者。如今,该校的学生已成为省内外各大企业争相“抢购”的对象,学生没毕业就被预订一空。

  为保障技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省劳动保障部门发挥三个渠道作用,一是发挥学校本身的作用,加强学校与用人企业的直接联系,建立相对固定的培训就业关系,对毕业生实行跟踪服务与管理;二是发挥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驻外省劳务机构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协助,获得更加快捷、准确的就业服务,同时维护就业学生的合法权益;三是发挥省技术工人交流中心的作用,为毕业生提供落户、就业推荐及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毕业生就业工作步入了良性轨道。

  2001年至2003年,全省技校毕业生共有4.1万人实现就业,平均就业率达到95.7%,许多技校的毕业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就业范围也从比较单一的本省和广东、福建扩展到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不少学校还与一些大型企业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用工关系。

  正如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奇兰所说:“经过阵痛后的江西技校已经从低谷中奋起,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

  (本报记者 胡勇飞 大江网-江西日报)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