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农民需要,就是我最大快乐”——青年农民陈湖英素描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7日00:56 大江网-江西日报

  “为农民兄弟服务,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一个只有26岁的青年农民,怀着对脚下的土地和身边的乡亲深厚的感情,两年前,创办了“土生金农业发展合作社”,使镇里220多户农户受益。最近,记者来到万载县三兴镇,认识了这位叫做陈湖英的农民。

  (一)

  陈湖英是一个普通农民孩子。1978年,他出生在万载县三兴乡红旗村一个农民家庭。1997年,陈湖英独自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被贫困逼着走出山门的陈湖英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经验后,2002年,他在集镇租起店面,创办起“土生金农业发展合作社”。

  8月中旬,记者在陈湖英的“土生金”农业服务部里,看到他正和几位农民围在电脑旁,查看水稻的常见病症及防治方法。

  这台2002年买的电脑,为陈湖英搭起了连接广阔科技天地的桥梁,也为他打开了一扇服务社员的“魔幻”之窗。也是这一年,陈湖英以“土生金农业合作网”的名义建立了网页,与中国农产品供求网、中国水产咨询网、蔬菜信息网、农产品价格网等十多个网站建立了友情链接。他还与中国农科院果树所、江西农大畜牧学院、省农科院等10个院所的专家、教授建立了联系。因为年轻,陈湖英有着父辈们少有的激情,一种对科技、对信息孜孜追求的激情。在他窄小的屋里,堆放着不少书籍。陈湖英腼腆地告诉我们说,几年来,他花3000多块钱买了500多册科技书籍,近100盘科技光碟。2002年,他从北京农业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获得助理农艺师的职称。

  创办“土生金农业发展合作社”,陈湖英得到了许多却也失去了不少。不过,这条农业合作的路子他会一直走下去。采访中,陈湖英告诉记者一件令他十分感动的事。7月上旬,他自费到杭州参加了由“农网”组织的全国三农论坛交流会。作为会议惟一的农民,他在会上与不少农业专家进行了交流,也对农业合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参加会议的专家们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会议组织者还免去了陈湖英的一切费用。散会时,又帮他买好了回家的火车票。

  (二)

  在红旗村农民古新生的梨园里,记者得知他栽种的2亩多“金水二号”刚收获了500多公斤。古新生说,这多亏了湖英,要不是成为“土生金农业发展合作社”的社员,可没这么美的事。

  像古新生这样,现在全镇有220多户农户加入了“土生金农业发展合作社”。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权利平等、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是一个互惠互利、非盈利性的民间组织。陪同采访的镇领导告诉记者,“土生金农业发展合作社”在三兴乃至全县有着良好的声誉。现在220多户入社的农户都尝到了合作社给他们带来的甜头。去年合作社为农户联系了3万多公斤榨菜、1.8万公斤萝卜的销售订单,今年上半年,又为社员销售了4万多公斤蔬菜。

  三兴的农民说,陈湖英讲的是奉献,不图回报。面对新的品种,他总是自己先试种,把风险留给自己。他投入近10万元,把果业基地扩大到190亩,成为他和合作社的“试验田”。在这片地里,记者看到大部分是早熟翠冠梨,其他都是一些当地人看来稀罕的东西。

  (三)

  在采访中,湖源村二组的社员欣喜地告诉记者,要不是陈湖英,我们今年上百亩早稻全白种了。

  原来,这里连续三年都发生奇怪的水稻疫病,农技专家都对此束手无策。今年5月,组里100多亩水稻又患病了,叶片发紫,然后变成条纹状黄褐色病斑。正在这时,陈湖英来到村里,即刻下田观察病情,并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条斑病,然而药打下去,就是不见效果。后来,他想办法在互联网上查知这种病叫水稻疫病。于是在6月上旬,他征得大伙的意见后,自己掏钱进行医治试验。成功后,又大面积指导社员们对水稻进行抢救。

  8月6日,天刚蒙蒙亮,就有人敲陈湖英的家门。来人是红旗村农民彭春林,他神色紧张地对陈湖英说:“我家稻子发病了,你快帮我看看去!”陈湖英匆匆赶了四五里烂泥路到老彭田里诊断,发现是细菌性条斑病,于是给他开了一个方子。彭卫才、张勇等10户社员承包的板栗园产量不高,陈湖英知道后主动来到园里诊断,发现是栗实像在作怪。他提出医治方案后,这片板栗树产量大增。

  一天又一天,谁也记不清陈湖英救活了多少农作物,给农民挽回了多少损失。陈湖英说,“农民的需要,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叶秋风 高叙景 本报记者 钟瑜 见习记者 胡光华 大江网-江西日报)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