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领导干部要走出创新的误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7日01:04 红网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先进民族之林”。当前,各级领导干部都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开展各项工作。但是,在普遍追求创新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创新发展不相协调的现象,在创新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倾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不务实,一味追求“高指标”。创新是扎扎实实工作基础上的创新,没有务实的工作精神,没有深入实践的探索,就失去了工作创新的前提。有些领导干部不调查研究,不考虑实际工作情况,一味的追求高指标,下硬指标,要求必须完成,而且认为完成的指标越高就越有成绩,就是创新。这些硬指标、高指标就会“逼”着一些干部虚报成绩,搞数字和文字游戏,其结果是助长虚假政绩之风,贻害工作,亵渎了创新的本意,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创新不基于本职工作,一味追求“新形式”。形式是手段,是为工作任务和目的服务的。创新不能偏离本职工作,偏离或脱离了本职工作而去追求所谓的“新形式”,只能使工作陷入被动地位。有些领导干部,不是注重工作任务和目标的完成,却对搞五花八门的形式格外垂青。对于一些传统的、正常的、经常性的工作,非得别出心裁,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或主题,非得花很多钱费很大精力进行包装,轰轰烈烈,虚张声势,雨过地皮湿,落实不到位,没有多大效果。实际上工作还是原来的工作,内容还是原来的内容,只不过重新进行谋划,贴上创新的标签,给人以新鲜之感。有的领导干部为了工作出新,习惯于搞“八股”式运作,牵强附会地实施“1、2、3、4、5……”工程或活动。这些活动固然是为了推动工作,但也难免有“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之嫌。

  创新不考虑投入产出比,一味追求“出成果”。工作要有创新,必然要投入一定的物力和财力,这些投入产生的效果如何,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的。但是,有些领导干部一味的追求“出成果”,根本不考虑投入产出比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为了建成所谓的“养牛村”,强迫群众去买牛、租牛;为了招商引资,不惜破坏本地的生态环境;为了上一些所谓的大项目、大工程,不惜动用警力对耕地进行强圈、对群众房产进行强拆。这些所谓的创新,极大地伤害了老百姓的感情。

  创新经不起检验,一味追求“前无古人”。创新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的体现,创新成果也是需要检验的,即有实践的检验,也有群众的认可,还有价值的认同。有些领导干部一味地追求“新”,认为“前无古人”就是创新,绞尽脑汁、别出心裁地去策划所谓的创新,而不看这些创新是否有效果、是否经得起检验,这些创新对工作都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

  之所以出现上述误区,固然有许多客观原因,但最根本的是一些领导干部思想上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而是喜欢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不愿意扎扎实实地下苦功,出实力,从而出现了一些华而不实的局面。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真正创新呢?笔者认为,领导干部要做到真正的创新,要做到以下几点:

  要切实地解放思想——新中国特别是近20多年的发展史也清楚地表明,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和社会发展的速度;思想要早解放,早发展,大解放,大发展;思想解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解放思想,说到底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从实际出发,以创造性的思维,努力寻找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更加合理的生产关系模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打破惯性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用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分析新形势,求解新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思想观念的实质性更新、思维方式的科学化变革,以新的姿态勇敢地投身到创造性实践中去。

  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什么是良好的精神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对于领导干部来讲,有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就能坚持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迎难进取,干事创业;就能时时、处处、事事为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着想,胸怀壮志,奋发有为;就能有强烈的工作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勤政为民,抢抓机遇,力创实绩。良好的精神状态不是凭空而来的,需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坚定的党性观念,正确处理当官与服务、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培养坦荡的胸怀和崇高的人生追求,对自己的工作有一种干不好就无法向党和人民交待的压力;同时,还需要有胜不骄、败不馁,勇创一流工作和业绩的顽强斗志,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共产党员的品格修养,以及感召群众干事创业的浩然正气。

  要有坚忍不拔的实干作风——开拓创新,铸事业辉煌,靠粉妆门面的豪言壮语和短期行为式的浮躁热情是不行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一刻也离不开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领导干部,如何带领干部群众奋力“杀”出一条生存与发展之路?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是需要认真思考,严肃对待的。首先要坚决抵制自欺欺人的形式主义,不搞表面轰轰烈烈,实则损害群众利益的“政绩工程”。同时敢于面对现实,正视困难,善于登高望远,辩证思考,树立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做到像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那样“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想实招、办实事、出实效,百折不挠、矢志不渝。只有这样,才能不负重望,不辱使命,团结带领大家干出新业绩,闯出新路子。

  要有客观求真的正确态度——创新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的标新立异,更不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急功近利,而是在实事求是原则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科学态度,尊重客观规律,在充分调查研究、全面正确把握经济规律与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把上级精神与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寻求解决问题、打开局面最实际的措施,最管用的办法。

  要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根本目的——创新的出发点是立足于更加有力有效地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提高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归宿点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离开了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个目的,我们的一切创新创造将一文不值、毫无意义。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去创新、心中装着群众去创新、对群众充满深厚情感去创新,把“群众赞成不赞、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创新工作的前提,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稿源:红网)(作者:张炎杰)(编辑:杨国炜)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