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费制能否终结教育乱收费?(聚焦沸点)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7日03:51 人民网-江南时报 |
“新华视点”记者 陈芳 李俊义 新闻背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近公布了上半年价格举报六大热点,教育乱收费居首位。教育专家保守估算,10年来教育乱收费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教育部门公布的案例显示,乱收费的项目可谓五花八门:捐款、补课费、赞助费、复习费、集资费、搭车收取农业费、危房改造费等。在这些乱收费中,又以择校费最为严重。 秋季新学年伊始,我国中小学义务教育全面推行“一费制”。这一被认为是最有效根除乱收费顽疾的良药,旨在让老百姓把教育消费得明明白白。 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最昂贵的乱收费———择校费并未被包括在内。这样的“一费制”,会不会成为“出场秀”?广为诟病的教育乱收费真的无药可治吗?一费制并非“一费”了之今年 8月份,江苏、河北等省市先后召开了“一费制”听证会,这次旨在制止教育乱收费的听证会受到了人们的欢迎。然而,业内人士提出,这个“一费制”并未将涉及学生家长额外负担的教育收费项目完全纳入,如择校费、补课费、校服费……这给乱收费留了很大的“口子”。 ———“一费制”就是收一次费?虽然各地对“一费制”所限定的具体范围,多是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三费合一,有的包括信息技术教育费,但多数家长说这只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取全部费用中的一小部分,像住宿费、校服费、卫生保健费等,都是教育和物价财政部门核准的学校代收代办项目。这些项目如何收,没有明确规定。 ———约束“小头”放松“大头”?除了上面列出的代收代办项目,家长们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的择校费。事实上,公开的择校费还只是保底价,附带的赞助费更是高得惊人。 ———“学校乱收费,你随时可以打电话举报”,这被认为是堵住乱收费“漏洞”的又一法宝。然而实践中,这个“法宝”的效果并不理想。择校费: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据教育部门人士介绍,择校费的前身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借读费。 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择校费最大的弊端在于它的不公平性。“分高者上”的规则变成了“价高者上”,最终把重点校变成了有钱人的“私立学校”。 对一些城市家庭来说,一年不吃不喝,收入刚好够给孩子掏择校费;而对农民家庭来说,已经不仅仅是负担问题,而是面临着借债上学还是辍学的选择。 江苏睢宁县梁集中学的校长刘兴国说,由于近几年正值入学高峰,每个教室里都挤了90多个学生。他算了笔账:全校2800多名学生,去年所交费用合计47万元,预算内的公共教育拨款没到位,年底时学校透支了10多万元。 如果“一费制”实行后政府相应公用支出拨款仍不到位,学校就将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一些学校负责人对推行“一费制”也表示担忧。由于不同学校的师资力量悬殊很大,于是招生困难的学校“被迫”通过乱收费来改善软硬件;师资力量强的学校则大规模扩招,有的还空出些许名额,让家长“愿者上钩”。 教育乱收费能不能止于“一费制”?北京十一学校一位王姓老师说,如果一个制度、一项法规仅仅是令学校“不敢乱收费”,而不能使学校“不必乱收费”的话,那也只是权宜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平衡教育资源势在必行专家提出,择校费的根源,在于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政府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示范性学校”、“窗口学校”、“重点学校”,教育质量足可以傲视其他普通学校。 校与校之间实力的巨大差距最终制造了择校费这个“怪胎”。教育专家说,治本之策就是走扩大优质资源之路,走均衡发展之路。 注重对教育均衡的关注,在某些层面上又表现为对教育公平、机会均等的关注。对此,辽宁、山东一些省市已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将重点高中的招生指标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各个初中学校,通过生源均衡推进教育发展均衡。 同时,重视规范示范高中建设,大面积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浙江、江苏已派遣优秀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和选调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或优秀骨干教师定期、轮流到薄弱学校示教、挂职。 教育事业永远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它是关系到社会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公共品。教育专家孙云晓说,教育的“产品”是人、人的素质,当百年树人的教育要靠金钱明码标价时,恐怕会使育人的本性发生逆转。 《江南时报》 (2004年09月07日 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