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注册4万多人 每年收获3亿英镑英国大学抢中国学生(附图片2张)(热点聚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7日10:42 环球时报 | ||||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许安结 几年前刚刚派驻伦敦的时候,记者居住的小区周围几乎看不到什么中国人。可如今每到附近的超市购物,不经意间总能听到有人在用中文聊天。放眼望去,十有八九都是留学生模样的中国人。 事实上,对于英伦三岛中国留学生的日益增多,英国人早已见怪不怪,甚至逐渐视中国学生为其弥补教育经费不足的“财神”。 已注册的中国学生有4万多人 近日,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亚洲部主任斯蒂芬·格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留学生现已逐渐成为除欧盟以外的第二大留学生群体,每年为经费日益捉襟见肘的英国高等院校“输血”高达数亿英镑。该研究所曾专门展开一项题为“中国大陆留学生是否拯救了英国大学”的研究,对全国排名前100位的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或电话访问,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中国留学生蜂拥而入,对英国大学开拓教育经费来源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皇家研究所的报告第一撰稿人谢利·纳尼亚对记者说,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全英国的中国学生不过区区两三千人。但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国留学生猛增,仅2000—2002年,平均年增长率就高达74%。据初步估算,2003—2004学年,在英国高校注册的中国留学生总人数已增至4万到4.5万人。像伯明翰大学、艾塞克斯大学和诺丁汉大学等名牌学校,中国学生数量更是独占鳌头,去年入读的人数均在500到1000人左右。即便是在英国大学“三强”———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帝国理工学院,中国人也达到了各国留学人数的平均水平。 每年光学费就送给英国3亿英镑 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中国留学生的激增主要是由于自费生大增。除了语言学校的学生和在私立寄宿学校或公立高中就读的“小留学生”以外,英国高校中留学人群的组成及其所选专业的悄然变化也说明了这一点。 20世纪90年代,英国高校里的中国学生不是靠政府资助的访问学者,就是选择了相对容易取得奖学金的研究类专业。然而今天,就读本科或授课类研究生学位的人已经成为主流。格林博士提供的数字显示,1994—1995学年,中国人自费申报授课类研究生学位的只有747人,但到了2002—2003学年,此类留学生的数量猛增至24382人,提升了32倍。 大批中国自费留学生进入英国,最直接的受益者当然是那些经费遇到困难的英国大学。英国大学实行的是内外有别的收费标准,留学生的学费很高。一般来说,名牌大学的收费往往要在1万英镑上下,而工商管理、法律、医学和某些理工类专业的学费则超过2万英镑。据格林透露,2002—2003学年,留学英国的中国本科生和研究生所缴纳的学费总额约为2.23亿英镑。虽然最新年度的官方统计数字尚未公布,但是如果按4.3万名学生推算,2004年中国人在英国仅交学费就高达3亿英镑左右。 那么,这3亿英镑对英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英国高校经费来源主要包括两大块: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和政府拨款、学生学费。据统计,2003—2004学年,中国学生的学费总额分别相当于二者的4.7%和4.1%。在艾塞克斯大学和萨里大学,这一数字甚至达到英国政府提供的总经费的29%和17.1%。 各大学负责招生的人每年都到中国蹲点 面对这么大的一个“聚宝盆”,近年来经费日渐拮据的英国大学都垂涎三尺,并为争夺中国学生而各显神通。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不少英国大学都在招生办公室聘请了能说普通话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回答中国学生申报中的疑问。有些学校频繁派遣国际学生办公室的负责人飞往中国,有的干脆在中国设立办事处,聘请当地人员,直接进行招生。东伦敦大学的校长每18个月就要到中国访问一次,德比大学负责招生的老师每年前往中国的次数更是多达10—12次,内皮尔大学则早在3年前便已在中国设点,就连剑桥这样的名校也正计划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还有部分院校,负责中国学生的办公室长期上演“空城计”,因为他们的人都跑到中国蹲点去了。 此外,一些“先知先觉”者开始把分校设到中国。2004年初,诺丁汉大学率先在浙江宁波建立中国分校,大批招收中国学生,并推行与本土一致的教学方式。纳尼亚指出,随着中国留学生的日益增长和英国本土教学资源的减少,这种方式很可能在未来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中国留学生的学费还只是英国大学经费的一部分 毋庸置疑,未来到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根据英国文化委员会发布的最新预测报告,未来10年,被英国政府列为重要目标国的中国,赴英留学人数将保持年均15%的增长率,继续成为英国最大的国际学生来源国。这一速度意味着,到2020年,中国在英国高校中的留学生将达到13.09万人。此间留学咨询专家分析指出,如果美国不对其签证政策作出实质性调整,今后几年英国都将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地。 那么,中国留学生是否因此拯救了英国大学呢?格林认为,尽管中国留学生猛增带给英国巨额经济收入,但这种说法仍不能成立。因为来自中国的收入毕竟只是英国高校经费来源的一小部分,远远未能起到核心作用。像牛津和剑桥这样的世界知名学府,其经费来源十分多元化,对学费的依赖程度相应较低,中国留学生学费的比例更是不超过其总经费的1.5%。 中国学生数量激增在当地引发争议 虽然在英国高校中,中国学生的数量还远远称不上“泛滥”,却仍在当地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一些本国学生担心,外国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会影响自己上名牌院校的机会。牛津的一个智囊团甚至警告说,到2008年,600名英国高中毕业生将因此丧失进入牛津读书的机会,到2020年这一数字会上升到1400名。也有的英国学生家长担心,外国留学生语言能力差,可能会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质量和进度。 针对上述争议,纳尼亚表示,实际上,中国留学生的到来根本没有对英国学生就学构成威胁,因为英国高校的招生制度完全是向本国学生倾斜的。纳尼亚说,目前许多学校虽然没有专门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数量限制,但为平衡学生的组成,都对从某一民族或国家招收的留学生设有普遍的限制,而且这样的高校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比如,曼彻斯特理工大学规定,任何一个国家的留学生名额都不得超过招生总数的20%,而剑桥则要求所有学院必须先招满规定数量的本国和欧盟生源后,才能将剩下的名额用于招收外国学生。 另外,记者在对一些英国家长的采访中也发现,他们都很关注中国留学生大增的现象,但现阶段最忧虑的问题并非是中国人抢占了英国人的教育资源,而是英国政府增加本国学生学费的政策将使不少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失去深造的机会。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英国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负债为每人1.2万英镑。如果学费继续增加,莘莘学子踏入社会之初便会背上更加沉重的经济包袱,而另外一些囊中羞涩的学生也只得望大学之门而兴叹了。图片: 1、在女王大学,中国学生正等待图书馆开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