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收费 究竟多黑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7日11:52 兰州晨报 |
高额学费触动公众神经 高校收费 究竟多黑 有数据显示,目前的大学学费每年一般在5000元到1万元不等,比起1989年增长了25至50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4倍。 9月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针对目前十分敏感的高等教育收费问题表态说:“高校收费政策尽管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基本上还是比较合理的。”这是主管部门对高校收费问题的一次重要公开表态。 这番表态立即引起强烈反应。许多网站的新闻跟帖中,不少网民对这一评价表示不满,网民甚至用“声讨”的语气回击教育部副部长。公众不满由来已久 毋庸置疑,近年来,中国高校收费增长过快,已成为中国部分生活困难家庭的沉重负担,开学之时,往往是这些家长们的梦魇。 家在河南的李华今年考上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他的专业是广告,收费单显示,入学第一年的费用大概是1.8万元。 而就在中国最富有的城市之一广州,人们对现有大学收费标准也很难接受。不久前,华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仅有7.5%的被调查者能够接受每年5000元以上的大学收费标准,有71.6%的广州人觉得现在的高等教育收费太高。 中国从1989年开始实行大学收费制度,当时每学年学费是200元,是当年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收入1376元(国家统计局数字)的1/7,加上生活费和其他学杂费开支,平均以每年600元算,供养一个大学生的费用占居民年收入的50%左右。 大学学费实质性的增长是在1995年,高校收费被形容为“井喷”,于是穷人孩子读大学开始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的大学学费一般在5000元到1万元不等,比起1989年,增加了25至50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4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倍,大学学费的涨幅几乎10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教育成本是糊涂账 教育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司长在接受采访时说,建立由国家、社会、学生家长和个人共同分担培养成本的机制,是《中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的。“但目前的问题在于,这个培养成本究竟应该怎样算?虽然我们规定高校收费不能高于成本的25%,但25%如何计算却是笔糊涂账,这是收费混乱的重要原因。”有学者说,这就好像过去规定农民负担不得超过上年人均收入的8%,而基层政府于是就把基数搞大,相应的8%也就是一笔很大的数字了,现在高校可以利用同样的办法提高收费标准。 但据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透露,要讲完整意义上的培养成本,大概一个学生一年至少要四五万元。谁拿走了高校收费 无独有偶,9月1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南京表示,“目前,少数高校的财务管理有失控现象。”而这种失控将会导致多少收费转移到学生身上,目前还难以评估。 长春某高校一位副校长曾说,“教育已成为一些人眼中赚取暴利的最后一个产业,这些人想把教育当作摇钱树,什么择校费、赞助费、教辅费等胡乱收取,收到钱后又胡乱花。奖金、工资、招待费等都是由学校负责人随意支配,家长根本不知情。”学者认为,正是这些问题,包括乱收费,严重扰乱了国家高校收费政策的正确执行,也造成公众对高校收费政策越来越深的误解,究竟谁将国家的教育投入挥霍,谁将从学生手中收取的费用拿走,急需弄清楚。建立机制缓解压力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蔡克勇说:“事实证明,光靠行政命令根本无法解决乱收费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制定一套可行的制度。可喜的是,关于乱收费的责任追究制度已经开始实行。”学者指出,高校财务管理、收费管理必须得到有效监管。 管住高校还不够,学者认为,首先是要增加国家的教育投资,越是发达的国家,用于教育支出的比例也越大。而中国目前用于公共教育的经费比印度还要低。 其次,对于低收入家庭,政府要给予各种优惠、补贴;高收入的家庭不给补贴,而要反补贴。发达国家解决低收入家庭的教育问题都是程序化的,人均收入低于多少可获免费教育、无息贷款、提供各种兼职机会、奖学金等,这些机制中国还是空缺。 “目前各界开出的方子已经很多了,关键要做到位。一天不做到位,就会有数以万计的家庭天天做噩梦。”一位学者说。 据《望东方周刊》高校创收导致文凭混乱据新华社天津9月6日电记者在天津一些大学采访时了解到,目前某些学校在学历学位文凭管理上出现种种问题,虽然还不是大面积的,但严重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破坏了高等学历、学位的信用。一些高校在主观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学权”“学钱”交易有恃无恐,学历学位文凭管理混乱。 具体表现为:先进课程班,提前拿学位;用“假考试”获取“真学位”;变相贩卖文凭;真文凭中含“水分”;成人教育疏于管理;博士点粗制滥造,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教育专家保守估算———10年教育乱收费2000亿据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近公布了上半年价格举报六大热点,教育乱收费居首位。教育专家保守估算,10年来教育乱收费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来源:兰州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