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轻薄死者于心何忍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8日05:36 中国青年报 |
一个人如果中了头彩,无疑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但是,如果一个人出车祸惨死与车轮之下,还有人向他“道喜”,就是十分不人道的。可是,南京溧水县有一行人被一辆农用车撞倒后,又被该车从头部轧过,致使该行人当场惨死在血泊中,9月6日当地一家媒体竟然以《骑车人“中头彩”惨死》为题,用轻薄的口吻向这名死者“道喜”。 面对他人的不幸,不仅没有丝毫同情,反而用这样轻薄的语调拿人家寻开心,即便是一个稍有良知的普通人也不应该,更何况是媒体。人们习惯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来表达对记者工作的尊重,可是看到这样冷酷的标题,虽然可能觉得记者或编辑做标题的手法很“妙”,可这样的“妙”是建立在没有道义和良知的基础上的,这样冷酷的“妙手”没有也罢。 无独有偶,这样没有人情人性、铁着心玩精彩的狠心标题并不是个案。同是这家媒体,不久前在报道另一起车祸时竟然用了如此富有“诗意”的标题———“公交车轮从头越”来报道一男子惨死的悲剧。在报道一名男子患上罕见肿瘤时,同样用带有轻薄的语气“壮汗腹中瘤,一月变‘篮球’”来做标题。如此“诗意”和“对仗工整”的标题,虽然能反映作者和编者的文学“修养”和“才气”,可这种缺乏人文精神的标题,即使做得再工整再诗意,也是与文学精神和文化修养背道而驰的。 一个“聪明”的标题如果没有人文精神作灵魂,还不如一条看似平庸却不乏善意的标题更容易为人接受。国外一些电视台在报道“9·11”和伊拉克战争时,也是因为过分追求画面的“壮美”却忽视了死者的苦难,从而受到了社会舆论的批评。一些追求“文采”却不顾他人感受的标题,其实与这些电视台犯着同样的毛病。这种没有同情心,拿他人苦难做卖点的做法,是一种典型的职业冷酷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