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嗅觉消费到嗅觉文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9日08:49 南方日报

  公厕臭不臭,事关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现代化形象

  从嗅觉消费到嗅觉文明

  消费社会学

  王宁

  嗅觉是五官感觉之一,它也构成消费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在饮食生活中,我们讲究“色、香、味”俱全,分别追求视觉、嗅觉和味觉的享受。我们到咖啡屋去,不但品尝咖啡的味道,更为空气中弥漫的咖啡香而陶醉。我们欣赏鲜花的美丽,更是对花的芬芳感到如痴如醉。我们沉浸于大海细浪和海风的轻拂之中,同时也欣喜地感受略带鱼腥味的海的味道。除了进行自然的嗅觉消费,我们也进行人工的嗅觉消费,例如,香水的使用就是一个典型。

  从生理的角度看,对好闻的味道(如香味),所有的人都是喜欢的,对不好闻的味道(如臭味),所有的人都是厌恶的。但是,从社会学角度看,嗅觉资源与人的关系,却是十分复杂的。首先,在不同的时代,肯定性嗅觉(如香味)和否定性嗅觉(如臭味)的来源、分布和比例是不同的。其次,不同的阶层,所接触的肯定性嗅觉资源和否定性嗅觉资源的分布模式和比例也是不同的。为了简化对问题的分析,我们不妨把社会与嗅觉的关系,限定在否定性嗅觉上面。

  从生理的角度看,人们对否定性嗅觉是有适应和耐受能力的。例如,某种气味在开始的瞬间使我们感觉到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却可以适应这种气味,并不再感觉到臭了。但是,这并不是说人们不计较是否处在臭的环境中。相反,只要条件允许,人们一定会远离臭源(即臭味的来源)。很显然,假如人们呆在臭的环境中,那一定不是他们自己的主观选择,而是一种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因为他们没有其它选择。

  在很长的历史阶段,人类的主观愿望(远离臭源)与客观现实(难以摆脱臭源)长期处于矛盾之中。例如,人们被迫不得不与粪便、垃圾、生活污水等臭源打交道。可以说,在公共卫生革命发生以前,人们对臭源的心理和生理的忍受阈是比较大的。也就是说,当臭源不可摆脱的时候,人们便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的“耐臭阈”(即对臭源的忍受程度或界限)来应对。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越是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落后的地区,人们的耐臭阈就越高。其典型例子,就是人们对臭气熏天的公共厕所的忍受程度。

  事实上,人类消除臭源的努力一直不曾间断。但是,生活臭源的控制,只有在伴随现代化进程以来的公共卫生革命以后才得以实现。首先,下水道和抽水马桶在城市的普及,大大减少了私人居住空间的生活臭源,提高了生活质量。其次,城市环卫系统的建立,大大加强了对垃圾的处理能力,减少了城市生活垃圾的臭源。再次,文明和卫生观念的普及,杜绝了随地大小便的恶习,减少了公共生活空间的臭源。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恶臭的斗争史。而现代性,不但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文化的层次,而且也包括嗅觉的层次,因为现代文明在某种意义上乃是与恶臭不相容的,并不断地采取措施来消除和抵制臭源。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嗅觉的现代化(臭源的控制和消除),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形象是要大打折扣的。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我国许多城市的公共厕所。它是我国城市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国内外游客抱怨最多的地方之一。国际游客的抱怨,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我们的公厕与发达国家的公厕在清洁卫生程度上的反差的确很大。有趣的是,国内游客对公厕的抱怨也在与日俱增。换句话说,中国城市居民对生活臭源的忍受阈下降了,对公共卫生环境的清洁卫生标准的要求提高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对臭源的忍受阈的下降和清洁卫生观念的提高首先得益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居民的居住条件十分困难,很多居民的住房不带私人卫生间,他们通常只能外出使用公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许多城市的公厕的清洁卫生水平一直较差,有的甚至臭气熏天,居民不得不提高耐臭阈来适应公厕。但是,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城市住宅基本上配备了私人卫生间。由于卫生间的私人使用,也由于厕具和清洁手段(如清洁剂、除臭剂)的进步,居民很容易保持私人卫生间的干净和卫生,彻底消除臭味。久而久之,居民的耐臭阈大大下降了,并进而对公共卫生环境(包括公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城市公共卫生管理却常常难以满足居民的这种要求。这正是国内居民对公厕的抱怨与日俱增的重要原因。

  其次,城市居民对公厕等公共卫生环境要求的提高,也是全球化导致的效果之一。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许多国外的连锁酒店和快餐店(如麦当劳、肯德基)也在中国开设了分店。这些酒店和快餐店在带来先进的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卫生管理观念和管理水平。它们的厕所的清洁卫生程度,对国内酒店和饭店以及国内旅客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久而久之,也使许多市民对公共卫生环境(尤其是公厕)清洁标准的要求提高了。

  很显然,在我们的城市生活中,居民的嗅觉文明提高了,对公共卫生环境(包括公厕)的耐臭阈下降了,但是,城市公共卫生的管理还跟不上居民的要求,城市的嗅觉形象还远远落后于其经济形象,并对城市的旅游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加大力度促进城市公共嗅觉形象的改善,绝不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作者系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消费者研究工作室教授、博导,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博士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