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金融时报:企业抱怨多 中国宏观调控找错对象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9日11:24 四川新闻网

  中国西部网消息有关中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令中国企业陷入艰难境地的抱怨声不绝于耳。起初抱怨声很小,而且大多是私下抱怨,但现在这种抱怨正日渐激烈而公开。

  私营企业正为无法获得足够的营运资金而被搅得心烦意乱。非法的地下钱庄生意兴隆,它们收取的利息比官方贷款利率多10个百分点。典当行也卷土重来。随着要求中央政府放松或调整其调控措施的压力加大,中国政府内部也对未来的政策选择展开争论,这已开始动摇过去几个月的一些政策宗旨,包括官方对提高利率的抵制。

  政策制定者未作出任何公开的让步。据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昨天表示,宏观经济调控仍处于关键阶段,因此不能放松。

  “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已经取得初步的、阶段性的成效,但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现(投资)反弹,”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援引周先生的话说,“当前在建规模仍很大,新开工项目很多,各地投资积极性仍比较高。”

  中国在4月底实施了多种调控手段,以限制银行放贷、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并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热潮,这种投资热潮可能会令钢铁、铝业、房地产和汽车制造等行业的泡沫膨胀。

  宏观经济调控的另一个目标是,通过限制需求,缓解电力供应、交通运输能力等领域的瓶颈。作为过度投资的主要推动者,地方政府是调控的主要目标。但在中国实行调控近五个月来,中央政府只是部分获得了成功。从很大程度上说,在过度投资上罪责最小的企业和机关受到处罚,而罪魁祸首却得以逃脱,甚至没有受到一句谴责。

  个中原因源于中国准计划经济的性质只改革了一半。当国有银行获令减少放贷目标时,它们决定拒绝给予贷款的,往往是些生气勃勃、能创造就业岗位的私营企业。

  政府智库国家信息中心的资深经济学家祝宝良说,这些银行却竭力维持给予长期客户的信贷,也就是那些具有政治影响力的大型国营企业。

  这些国有企业也是最大的投资者,这就意味着,虽然5、6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慢,但在7月再度反弹。

  政府决定允许银行在设定贷款利率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这也造成了类似的影响,由于私营部门与国有银行的关系相对较弱,因此它们遭受的打击最大。

  “在贷款利率上给予更大的灵活性,初衷是限制一些大企业过度(投资),抑制一些经济领域的过热状况,并支持中小企业,(但这些意图)没有得到实现,”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副行长李亚新最近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实际上是造成了相反的结果,”李先生写道,“地下钱庄兴起,典当行红红火火,还有从员工手中集资的行为,足以说明资金已非常紧张。”

  在国家统计局调查的3911家企业中,约有半数表示,它们发觉要获得营运资金存在困难。但分析师指出,援手或许就会出现。周先生在他的发言中表示,人行的所有支行都必须对企业的营运资金状况进行调查,尤其是“中小型”企业。

  分析师表示,这种劝告是一种迹象,表明央行支持向企业提供营运资金,即使这意味着它要略微放松调控力度。

  “央行绝不会公开承认正在放松宏观经济调控,但事实上,央行别无选择,只能确保企业获得资金,”一位不愿具名的观察人士表示。

  考虑到宏观调控存在明显的缺陷,有越来越多的政策顾问和官员建议说,中国应该采用自由市场工具来调控经济,同时提高利率。来源:金融时报【编辑:韩玉丽】相关报道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