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治淮看漯河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9日11:37 中国环境报 |
河南省漯河市位于淮河流域上游,主要河流有沙河、澧河、颍河、清异河、黑河、三里河6条河流。1993年以前,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历史原因,水污染问题一度曾比较严重。1993年10月,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黑河、洪河污染问题连续曝光,引起了漯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也从而拉开了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序幕。特别是1995年以来,漯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立足于淮河污染治理大局,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环保工作特别是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境内河流水质不仅没有恶化,反而有明显改善,河流水质达到功能区规划要求的河段占河流总长的由1993年的28%增加到目前的92%,COD入河排放量由1993年的10.98万吨削减到2003年为1.41万吨,削减87.16%。其中3个省控河流目标断面COD监测浓度变化情况是:黑河漯邓桥由1993年1135mg/L下降到目前的179.5mg/L,下降了84.19%;三里河栗园桥由1993年的4686mg/L下降到目前的179.8mg/L,下降了96.16%;颍河西华址坊由1993年的228mg/L下降到目前的27.5mg/L,下降了87.94%,已稳定达到省定规划目标要求。漯河饮用水源地澧河水质一直保持在地面水二类水质标准,为河南省最好的过境河流之一。 把水污染防治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漯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民主的高度上,审视环保工作,把环保工作作为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城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列入了议事日程。近年来,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绿化模范城市等工作中,坚持把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治理作为重中之重,特别是在水污染治理上重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漯河市实行了严格的环保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环保一票否决”制。把水污染防治目标纳入各县区政府和市直部门责任目标体系中,考核结果与党政干部的政绩挂钩。对出境水质连续两个月严重超标的实施黄牌警告,连续3个月严重超标的否决全年环保目标。“九五”以来,漯河市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关于取缔、关停污染严重企业的通告》、《关于禁止新上污染项目的紧急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批准执行了漯河市“九五”“十五”环保规划和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同时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纳入《漯河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明确规定污染治理投入必须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5%,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污染治理项目纳入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参与综合平衡。 在水污染防治过程中,漯河市人大一直把环境保护执法检查放在重要位置,开展了多次执法检查活动,连续5年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汇报,做出相关决议5项;连续11年组织开展了“漯河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目前,全市上下已基本形成了“党委重视、人大监督、政府负责、政协参与、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环保工作格局。 标本兼治,确保措施落实处 为确保“十五”计划落到实处,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全面推进。纳入政府年度目标体系,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全面推进: 一是抓投入,按照“关一批、停一批、转一批、救一批”的指导思想,先后对全市67家废水超标排放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任务,全市累计投入治理资金7.2亿元,建成水污染防治设施807台(套),工业污染源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为确保黑河水体变清,“九五”期间,漯河市把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列入水污染防治的重点项目,并于2000年7月建成总投资1.2亿元,日处理8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运以来,效果良好,出水COD浓度常年控制在50mg/L以内,已累计处理废水10900万吨,削减COD入河排放量4.2万吨,为黑河水体改善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十五”规划中的其他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顺利,舞阳县污水处理厂已累计完成投资700万元,年底完成工程量的40%,漯河市污水处理厂(二期)目前正在可研,临颍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可研、环评、征地等前期准备工作,近期可开工建设。 二是抓调整,致力优化重点污染行业结构。在健全完善工业污染源动态数据档案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制定科学指导、分类管理全力支持,严格落实污染防治措施,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对一些结构污染类企业,督促其加快结构调整步伐,通过结构调整予以解决。对一些符合产业政策但污染严重的企业,积极帮助他们寻求有效的治理措施,该停产治理的一定停产治理,该关停的坚决予以关停。同时对重点废水排放企业派驻环保指导员,帮助企业做好环保工作。造纸行业污染是影响漯河市水环境质量的主要矛盾,其治理前的水污染负荷占全市总污染负荷的90%以上。针对造纸行业污染治理投资大且难于治理的特点,进行结构性战略调整是必然的选择。在全市规划了漯河银鸽公司和舞阳明宇集团两个制浆造纸中心,强制关闭了18家万吨以上造纸企业的草浆生产线,每年削减COD入河排放量7.5万吨,极大缓解了多年来漯河市水污染防治中结构性污染的矛盾。 三是抓制度,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产生。实行了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建设项目联席审批”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严禁超总量审批和建设,建立健全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政务公开制、审批责任制和公示制,对建设项目提前介入、跟踪服务,并实行环境工程监理制度。对国家明令禁止的、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的产品和项目严禁建设;对未经环保部门审批的污染严重的项目不予立项;对《淮河条例》规定的化学制浆造纸、制革等项目一律不准新、扩建。开展了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专项清理工作,对1998年以来的284个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检查,对10家未开展环评的项目已通知建设单位限期补办环评审批手续,对已建成未验收的项目下达了限期验收通知。 四是抓管理,严格规范排污企业行为。一方面,组织开展了达标升级活动:对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正常、达标排放的企业,我们重点抓巩固,在管理上上水平,抓清洁生产、绿色企业创建、ISO14000认证等有利于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的工作,重点创名牌效应;对有治污设施但运行不正常的企业,抓提高、上台阶,实现达标排放;对无治理设施,污染严重,或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抓严查,抓取缔。对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状况进行规范化管理,一厂一档,专人负责,将15家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限期安装自动监控设施,并将对企业环保人员的培训纳入环保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中去。另一方面,全面实施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编制完成了《漯河市水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和实施方案》,对各区域规定了COD最大允许入河排放量,对重点排污企业,还明确了年度削减计划和完成削减计划的工程保障措施。同时严格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淮河条例》和国家环保总局11号令的要求,对所有排放重点水污染物企业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有效控制了排污总量。 严格执法,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漯河市先后开展了“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遏制污染反弹”、“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水污染防治专项整治”、“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等一系列环保专项行动,有力打击了违法排污行为,遏制了污染反弹的趋势,一些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特别是在今年开展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中,组织人员对全市500多家排污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清理,对在排查中发现的53家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九五”以来对违法建设“十五小土”和“新五小”的企业坚决予以打击和取缔,使其在漯河无立足之地。今年对22家的“十五小”企业(大部分为土法地池制浆厂),按照“清除原料、拆除设备、断水断电、吊销执照”的标准进行了清理取缔;对超标排污的漯河市兴茂钛业有限公司、南街村药业有限公司、漯河市华中化工有限公司3家企业依法实施了停产治理,目前,南街村药业有限公司经认真整改省环保局已批复其恢复试生产,其他两家企业正积极进行整改,预计近期可完成整改工作;对4家氮肥企业、10家非制浆造纸企业和3家水泥企业下达限期治理,要求其年底前必须做到达标排放,逾期完不成任务的一律停产治理或关闭。目前已有5家企业完成限期治理任务,正报验收。 治淮任务不可懈怠 尽管漯河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的成果,但水污染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离国家、省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例如一些地方政府领导还没有真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相对滞后;农业面源及生活污水污染日益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在下步工作中,漯河市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提高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认真贯彻执行环保法律法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做好漯河市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十五”计划目标。 相关专题:河南各地市汇总 |